-
日期: 2024-12-03 | 来源: 颜昌海 看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毛泽东 | 字体: 小 中 大
人说文如其人,毛泽东和蒋介石各自传世的第一首诗其实就向世界展示了二者的人生抱负。
蒋介石的诗作不多,传世的第一首是他1909年在日本士官预备学校读书时写的这首《述志》,那一年他22岁。诗中写道: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在这首诗中,蒋介石写到了当时诸强争霸的险恶国际形势;写到了当时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力不如人”;那么随后他谈到了人生抱负,就是“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则表明了他留学日本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前途,也就是说他志向在于国家富强而不是个人得志。
时隔一年,1910年毛泽东是17岁。他第一次离家来到50多里外的湘乡县东山小学求学,在那里他写了这首《咏蛙》,这首诗被很多人认为是他传世的第一首诗。诗中写道: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得到了中共方面文人的一致称颂。他们评价少年毛泽东通过描述青蛙的霸气,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个评价是对的。但也有很多御用文人进而说这首诗里,毛泽东联系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写出了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这就完全属于无中生有了,因为毛的这首诗里的确没有写到这个。相反,这个评价倒是完全可以用在蒋介石的第一首诗上。
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有各自的人生第一首诗。(图片来源:公有领域合成图)
以这样的角度来咏蛙,的确是立意新颖,前无古人。毛泽东也确实是在用描写青蛙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但是毛泽东在这里述说了一种怎样的人生追求呢?对此很少人深入去想,其实这首诗里面的后两句已经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表达。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用白话来解释就是说,只有我来讲话的份,其它的人就都给我闭嘴吧。对于那些不肯闭嘴的人来说呢,结局将是快速消失在青蛙的大嘴里。
仔细想想,毛泽东的人生轨迹真的可以用这条线串起来。建政前在党内,建政后在全国,毛泽东的一生可以说是让其他人“闭嘴”的一生。毛在遵义会议后取得中共最高地位,随后在延安立足不久就开始了延安整风,开始大规模的让党内人闭嘴。49年建政后不久,就从反右开始把闭嘴运动推广向全体国人。发展到最后文革到达顶峰,全国人除了喊毛泽东万岁外,再也发不出一点个人的声音。
回头看看这一切不都是写在这首《咏蛙》里了吗?当年毛鼓励右派自由发表言论,然后再打压。毛把这个大阴谋得意的称之为“阳谋”。现在来看,的确是“阳谋”,因为毛在40多年前,自己17岁时写的诗里就警告了世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