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6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有些客人并不愿意尊重我们的本土习俗、生活状态,我们女性从业者可能会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且一些商务团还会要求提前对导游进行面试。”在谢导看来,这些导游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或许也会劝退一部分年轻人。
拥有24年带团经验的石导则表示,虽说近年来他也确实有目睹不少新鲜血液加入,但总体上看,年轻从业者仍不算多。“现在入行的年轻人有语言优势,这样非常好,但是他们或许还需要培训和沉淀一段时间,才能知道怎样带好一个团。”
至于行业中成熟的中文导游转成英文导游的数量,其实相对比较少。阿莱在考取英语导游证时就发现,笔试时仍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考生,但面试时身边几乎都只有年轻人了。对此,石导解释道:“英语导游证能带来全新的收入、工作方式的变化,但我们大多没有心力再去攻克语言关。”
以“守”为主是他们面对行业人才需求趋势的态度:“我们更希望能把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到最好。”
外语导游的意义,在于互动
几位导游都告诉记者,自2023年以来,入境团的数量一直在缓慢增加。以往谢导两三个月才能接到一个入境团,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两三个。
石导最近一个月内已经带了4个入境华侨团。他总结,如今入境团的数量正在与2019年前逐渐持平。虽然自己并没有想要转为英语导游,但他十分看好外语导游的就业机会:“我们安全舒适的环境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所以未来的外语导游需求会越来越多。”
热门旅行综艺也邀请了来自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朋友到湖南旅行。仅今年第一季度,湖南就吸引了40万外国游客。(图/《花儿与少年·好友记》)
同时,谢导表示,未来小语种导游的稀缺性也会更加明显。“以前我们在广东总是接待大马(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游客,现在突然增加了很多东南亚国家团体,所以西语、法语、越南语、泰语等语种的导游的需求也在增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