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7 | 来源: 封面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此次叙反政府武装以沙姆解放组织( HTS)为主,还包括民族解放阵线、自由军等团体。HTS被美国、欧盟、土耳其等国家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SCR)视为恐怖组织,长期在阿勒颇省和伊德利卜省活动,其前身为“努斯拉阵线”,由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领导人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创建。
2011至2020年的叙利亚内战中,叙反政府武装的显着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指挥,各派别各自为战。但此次卷土重来的军队呈现出不同面貌。
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指出,HTS利用资源组建新的部队结构。在2020年的停火期间,他们在伊德利卜省成立了军事院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指挥基层人员。这些人员能够领导不同的作战小组,并在进攻中进行协调,这种作战方式非常适合叙利亚南北贯穿、沿海延伸的作战环境。同时,《卫报》报道称,反政府武装似乎为此次行动“准备已久”,在今年秋季进行了数周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相较之下,政府军处于更被动的局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李伟健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经9年内战,阿萨德政府经济疲软,社会环境不稳定。一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日常重建和政治重建,另一边需警惕反政府武装的隐患。外部,美国、以色列等国虎视眈眈,不断施压。叙政府的支持者俄罗斯、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又为俄乌战争、黎以冲突等地方局势所困,难以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当反对派反攻倒算,长期处于松懈状态的政府军显得措手不及,防守不力。
大马士革周边图/图源央视新闻
叙利亚内战中的多国博弈
“稳定叙利亚局势并非易事,这是一场涉及众多参与者的‘复杂’博弈。”俄外长拉夫罗夫向俄罗斯塔斯社如此描述。一个时间节点或许能加以佐证,11月27日,是叙反政府武装正式发动进攻的时间,也是黎以停火协议的生效日期。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反政府武装试图利用这一时间并不令人意外,叙利亚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力量——伊朗、俄罗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都因为乌克兰战争和其它地区冲突有所削弱,尤其是真主党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遭遇了重大打击。
李伟健还提出另一种猜想,“该时间点的突袭,不排除是为巴以停火协议转移舆论焦点”。作为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和衍生物,黎以冲突以一纸停火协议退出战场,“巴以停火到底还有多远”的疑问自然生发。但“费城走廊”的控制权以及以色列军队驻留等问题,使巴以停火谈判始终难以推进。
“叙利亚局势的突然升温在客观上转移了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的关注。”李伟健强调,尤其是以色列因围困加沙等军事行动面临的巨大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美国作为以色列的主要盟友,也被要求干预加沙局势。叙利亚局势的变化使美国能够将部分外交资源转向叙利亚问题,也为处理加沙问题争取更多的时间。
前以色列情报官员、现任教于以色列赖希曼大学的纳达夫·波拉克(Nadav Pollak)也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目前形势对以色列而言无疑十分有利。“伊朗-真主党-叙利亚轴心在最近几个月遭受沉重打击,阿勒颇攻势无疑又对其增加了一次重大打击,迫使轴心所有成员把注意力集中在以色列以外的另一个战场上。”
叙利亚的内战从来都不只是内政,林立的武装派别背后是多国博弈的战场。叙利亚的库尔德军队受美国支持,以牵制在叙的土耳其、伊朗等地缘强国力量;土耳其因忌惮库尔德力量的壮大会激发国内库尔德人的独立诉求,支持叙利亚自由军以制衡库尔德;伊朗希望通过支持叙利亚政府来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并确保通往黎巴嫩真主党的陆路通道畅通无阻。李伟健指出,尽管以色列、美国未在明面上支持反政府武装,但也不排除会借此牟利,打击伊朗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武装力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