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8 | 来源: 星嘉坡眼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加坡 | 字体: 小 中 大
在另一个案例当中,有个妇女跟护士说,丈夫嫌戴着避孕套不舒服。后来,护士赫然得知,原来他是一整天都戴着.....
“两个孩子最理想”
为了降低生育率,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家庭计划”——两个就够了。
(1975年的宣传花车。图源:NAS)
后来的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家庭计划政策大获成功。到了1975年,新加坡人口替换率降至2.07,已经到了2.1以下。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07个孩子,勉强足够维持人口平衡,不增不减。
到了80年代,新加坡城市化初见成效,人们从乡村搬进组屋;经济已从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人们开始朝九晚五作息;教育开始普及,女性也能上学,也能上班,甚至有些成就比男性还高。
这么一来,整个经济和社会情况就出现了彻底的变化。人们对生孩子这件事,兴趣越来越淡了。
(1978年,“生男或生女,两个就够了”。图源:NAS)
新加坡人口替换率一路直下。1984年,独立后仅仅20年,才一代人的时间,就从1965年的4.66降至1.62,用“腰斩”已不够形容,简直是“膝斩”了。
政府意识到情况不对。于是,在1984年,成立了部长级跨部门会议(还记得疫情期间的“颜金勇—黄循财—王乙康”组合吗?),来重新检讨“家庭计划”政策。
“如果养得起,就生三个吧”
政府开始鼓励生育。第一副总理吴作栋说,一方面人口萎缩,许多人甚至完全不生育,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可以卖钱,政府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赋税,但许多人吃不消。所以,要多生育,有足够的就业人口,尤其年轻人,才有足够的税收,才能支撑得起老龄化社会,才能老有所养,少有所依。
1986年,“家庭计划”政策的风向变了——从“两个就够了”变为“如果你养得起,就生第三个吧”。
建国总理李光耀也公开亲自催婚。
李显龙就更直接,直接催生了!2022年群众大会上,李显龙说过,新加坡不缺房子、票子,缺的是baby!-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