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8 | 来源: 陆家嘴评论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经过股价狂飙之后,英伟达的市值已经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了,和苹果公司一样富可敌国。现在基金经理面临的问题是,这是否是一场泡沫?
很多人认为现在高位的英伟达,从财务数据来说,它已经是比较糟糕的投资对象了,维持现有股价所需要匹配的利润要求过高了。但不管是否是泡沫,未来主要也是机构之间的搏杀。
当然,在基金历史上,有很多基金经理都曾在一只股票上下注,结果赔得血本无归。卖飞的遗憾,总比被套强,就让专业的投资机构活在英伟达股价下跌的恐惧中吧。
05
结论
与1998年相比,今天英伟达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当时所有的大股东,今天都已经不在名单之中了,代之而起的是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以先锋领航和贝莱德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成为了英伟达的主要股东。
尽管黄仁勋今天以3.51%的持股比例位居第四,但是他的这个持股比例并非是自己刻意保持的结果,而是被动增持之后的产物。
所谓被动增持,是因为黄仁勋的薪酬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业绩挂钩以股权激励的形式支付。于是,我们就看到,尽管黄仁勋不断在卖卖卖,但是他的股份还能保持在4%左右。
从横向来看,英伟达的股权结构并非个例,而是美股上市公司的常态。以美国股市影响重大的七仙女(“Magnificent Seven”)为例,除了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持股超过5%以外,其他几家公司的创始人股份均不超过5%,而最大的持有者是特斯拉的马斯克,也不过是持有20.5%。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创始人都是卖空了自家公司的股票。但比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这些创始人不断地减持,那就不会有机构投资者的不断买入,而先锋领航、贝莱德和富达投资等机构投资人只是替其他机构和个人在管理资产而已,换句话说,通过创始人的不断减持,全社会都受益于这些公司的资产增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始人卖飞了,但全社会却从中受益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