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17 | 來源: 人物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昆明恐襲案 | 字體: 小 中 大
昆明正像拾多年前的大理壹樣,成為新的旅居目的地。奔向那裡的人,有因為大理的昂貴和偏遠,在雲南省內進行遷移的數字游民;也有逃離壹線城市、尋求更高生存性價比的中產家庭。
過去拾多年,「逃離北上廣去大理」是每隔幾年就會湧動的浪潮。霧霾、過勞、疲憊等「大城市病」,讓許多壹線城市的人渴望逃離。隨著線上工作、遠程辦公逐漸成為現實,不少人離開壹線城市,向中西部更宜居、成本也更低的城市遷移。大理,壹度成為逃離浪潮中最受矚目的地方。
但當時間來到2024年,大理不再像此前那麼火熱,許多住在大理的人開始向昆明搬遷。在大理生活了伍年的我,也在今年叁月來到了昆明,並在這裡遇到了許多從大理移居過來的人。
有趣的是,更多逃離壹線城市的人也選擇了昆明。2023年,決定辭掉互聯網公司工作、離開上海的90後旅居博主桃夏夏對全國城市做了「宜居度」測評,也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征集大家最向往的移居或旅居城市。每壹次,昆明都排名榜首。
社交媒體上,「旅居昆明」的貼子下,總有很多人表達著羨慕、向往或咨詢相關事宜。想要移居的理由也總是相似:不想卷了,卷不動了,想在壹個肆季如春、陽光明媚、物價還低的地方待著,過日子。
於是這半年,我也見到了形形色色從壹線城市移居過來的人們。律師、互聯網員工、金融從業者,單身、丁克、拖家帶口的……他們的共同特征是:30歲上下,不想在壹線城市卷了,換個成本更低、更適合生活的城市,重新開始。
比起大理的蒼山洱海和烏托邦氛圍,昆明是壹個更平凡、日常、折中的所在。在這裡,「不想卷,卷不動」是如此具體,伴隨著壹個個活生生的人從時代齒輪中脫離出來的掙扎與解放,和奔向生活的喘氣與放松。
在大理「躺夠了」的人們,和卷不動、想躺壹躺的人們,就這樣在昆明交匯。
離開大理,去昆明
從大理搬到昆明,寧寧只花了肆天。
導火線是大理的房東漲房租。那套蒼山下、古城邊老小區的叁居室,房東要從1500元漲到2300元,還要邊租邊賣,寧寧無法接受,打算另找房子。但這已是她能在大理古城找到的最便宜方便的整套獨立房子,不然就只能去附近20分鍾車程、更城市化的下關鎮。
可是,如果去下關,那幹嘛不去昆明?她知道不少長住大理的人,都在去年和今年搬到了昆明,比如她的朋友師偃。他搬到了昆明呈貢區,那裡房子條件好、居住環境優美安靜,租金也低,讓人很難不動心。
作為壹名獨立出版人,寧寧時而需要去北京等城市出差、見作者,每次都要坐高鐵去昆明轉機,交通費用和時間也是壹筆成本。於是她很快下定決心:搬去昆明。
她花了壹天時間在昆明呈貢找房,看了叁套,便定了朋友師偃家隔壁小區的壹套兩居室。它在呈貢南端,地鐵口邊上,算上中介和物業費每個月1200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