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17 | 來源: 刺蝟公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接近紅果短劇人士向刺蝟公社透露,紅果的團隊不大,不算產品研發,運營團隊只有肆拾來人,但“團隊非常能打”。紅果短劇的實際負責人,也是番茄小說負責人張超,接觸過他的人評價他“非常聰明,邏輯性很強,擅長抓核心問題”。
“能打”反映在實際業務中,就是高效和敏捷。盡管背靠大公司字節跳動,但與紅果團隊合作過的行業人士普遍評價,紅果沒有大公司病,涉及立項和內容,其他平台的審核反饋時間“以月為單位”,但紅果“按分鍾算”。
擁有“能打的團隊”固然重要,但對壹個免費短劇APP來說,最重要的核心資源只有兩個:流量和內容。前者決定了能否拉來用戶,後者決定了能否留住用戶。
而流量和內容,對字節來說都是可以花錢換來的東西——內容的采買或制作需要花錢,流量在壹個信息流平台等同於錢。於是,問題從怎麼做,轉換為了要不要做。
從紅果當前的發展勢頭看,字節選擇了全力下場。
字節不敢錯過免費短劇
漲勢迅猛的紅果短劇,是整個字節生態系統“喂”出來的。
內容供給方面,在今年11月的微短劇大會上,紅果短劇版權合作負責人袁子超透露:“我們已經與400多家版權方達成內容合作,上線的短劇超過1.5萬部。此外,每個月還保持上千部新劇增長速度。”
這1.5萬部短劇儲備中,既有此前的爆款付費短劇、在紅果首發的獨家短劇,也有由紅果牽頭的自制短劇。
其中,紅果自制短劇的IP內容主要來自番茄小說,比起其他需要外購版權再完成改編的制作平台,紅果在自制劇上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更低,制作流程也更快。版權費用則會根據廣告收入分成,以“集團版權費用”的名目,直接按月打到小說作者的賬戶中。
像《拾日終焉》這樣的超級IP,尋求的是版權費用更高、制作周期更久的長劇合作;而大批量來自短劇的需求,則給平台的中腰部IP提供了影視化契機。對字節來說,免費網文-免費短劇,可以形成內容生態鏈。雖然短,但比單壹網文或短劇產品更具有生命力。
那麼,曾經需要花錢才能看到的付費短劇,為什麼也願意上架紅果短劇,讓用戶免費看?
因為在原有模式下,付費短劇的售賣周期很短暫。即便再火的短劇,壹段時間後,願意付費的目標用戶耗盡,投流能帶來的成交迅速下滑,難以逃離“網盤見”的結局。如果賣給短劇平台,制作方還能拿到源源不斷的分成收益,優質的存量內容可以不斷獲得新用戶,拉長生命周期,放大長尾收益。這筆錢當然不賺白不賺。
隨著紅果短劇用戶規模飛速增長,紅果每月能提供的分賬金額已超過2.5億,單月分賬超百萬的短劇也越來越多——劇方甚至不用再投流,制作費用構成了主要成本。因此,對所有制作方而言,能降低成本、提升收益的免費短劇模式充滿誘惑力。
短劇從業者不敢錯過紅果短劇,而字節也不敢錯過免費短劇的風口。
在內容供給之外,字節對紅果最大的“投喂”在於流量。
抖音是紅果獲取新用戶的主要陣地,雖然抖音和紅果同屬字節旗下,但紅果在抖音投流獲客,並非外界想象中的成本低廉,或是把錢“從左褲兜掏到右褲兜”。流量在信息流平台是明碼標價的,為了保障內容生態的健康,自然流量、電商流量、廣告流量等不同類型的流量都有比例限制——流量多賣給紅果壹點,就要少賺壹筆其他客戶的錢。
在抖音的大流量池中,紅果可以獲得精准流量:刷到短劇內容、願意下載紅果APP的,本就是短劇的中重度用戶。流量越精准,後期的用戶留存就越好做,有媒體在報道中提到,紅果短劇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已達1.38小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