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19 | 来源: 最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短剧一幕
和余融有相似体会的人正在越来越多。竖屏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出圈,但这两年里,随着大量从业者入局,风口变得拥挤,暴富神话也逐渐熄火。直到今年夏天,一批瞄准中老年观众的短剧上线,让这个行业再次掀起了风暴。
当年轻人困惑着“这么颠的剧到底谁在看”,转头发现,父母已是阅剧无数的资深剧迷,甚至已经成为了短剧中的“主角”。
这些定位中老年观众的短剧不再迎合年轻人,而把镜头对准了中老年群体,讲述“父母爱情”。但剥开这层外壳,会发现故事仍是那套经典模版,高冷帅气多金的霸总,拯救了美丽善良的灰姑娘,霸总一见钟情,姑娘感激仰慕,两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老年短剧的男女主演员,往往也不是“真正的中老年人”。通过肢体动作的设计、衣着打扮、灯光配合和扮老妆造,30岁左右的女演员,摇身变成快60岁、儿孙满堂的阿姨。
同样的桥段和剧情走向,被安排在中老年人熟悉的场合,情节也按照其人生经验进行适配,相亲、带孙子、广场舞、补拍婚纱,或者和儿女闹矛盾,“代入感很强”。
短剧行业中逐渐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中老年微短剧”赛道。行业兴奋的同时,很多年轻人嗅出了一丝熟悉的味道,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讨论,“短剧开始精准狙击父母了”,“完了,这次是冲我爸妈来的”。
余融虽然讨厌爸妈外放短剧,但始终觉得,两代人各有各的生活,就像爸妈无法阻止自己想做的事,她也不该过多干涉父母的兴趣爱好。曾经,26岁的山西男生林洋也这样想,直到事情开始有些“失控”。
林洋的父母已离异多年。妈妈一直在家当主妇,社交圈很窄。做家务之外的时间,她几乎都拿着林洋闲置的iPad刷抖音。刚看到妈妈追短剧时,林洋没什么意见,“至少比那些乱七八糟的短视频好。”妈妈想充值付费短剧,林洋半年来陆陆续续给她转了快2000元。
但林洋发现,妈妈渐渐开始对短剧“欲罢不能”。每天,她从起床开始看剧,直到晚上睡觉前,“一天能持续看10个小时,看十几部”,“眼睛能空出来的时间几乎都在看短剧”。有一次,因为边炒菜边把iPad摆在灶台上看剧,妈妈还差点手肘一晃,把iPad撞进沸腾的油锅。
让观看者上瘾,本身也是短剧创作者的目标。短剧往往情节紧凑,每5秒一个爽点,每15秒一个爆点或转折,每一集的剧情到关键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编剧行话称这些设置为“埋钩子”,观众上钩后,很难轻易脱身。
劝阻过几次无果,林洋非常焦灼。他专门查看过iPad的屏幕使用时间,发现自己在家时,妈妈收敛了些,不在家时,又恢复了原样。
还有一次,林洋跟妈妈打电话时,妈妈突然问他,和女朋友之间是否有矛盾。林洋后来得知,起因是妈妈最近在看的一部剧里,男主重病,到处求医问药,最后发现是被女方家庭算计。妈妈告诫他“擦亮眼睛”,“在感情里不能太心软”。
林洋觉得莫名其妙。“你短剧看多了吧”,他在心里想,没对妈妈说出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