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19 | 來源: 循跡曉講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圖為洛馬研制的X-33驗證機
1984年,美國成立“戰略防御計劃組織”專門負責此事,1985年,美國政府正式對星球大戰進行立項,並預計在1994年初步建成防御蘇聯導彈的太空天網。對星球大戰需要的各種潛在武器進行開發研究也在隨後進行。比如相比於航天飛機,星球大戰需要能夠能快速整備起飛進入太空的飛行器,於是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廠研發了X-30和X-33驗證機。再比如各種動能殺傷武器,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等等等等,相關實驗也開始在白沙試驗場逐漸展開。
◇ 圖為裡根總統和他的戰略導彈防御計劃登上時代雜志封面
不過即使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講,這些武器原型有不少也還是過於超前了,所以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少這樣的武器研發花費了很大的時間精力金錢,卻壹直沒有成果。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柏林牆倒塌,冷戰結束,蘇聯解體,昔日強大的紅色帝國在短短拾幾年後就灰飛煙滅,美國壹夜之間就失去了最強大的敵人,既然如此,這“星球大戰”留著也沒必要了。
◇ 圖為克林姆林宮降下蘇聯紅旗
1990年代中期,美國宣布中止“星球大戰計劃”相關資源,原有資源被整合到彈道導彈防御組織之中,到了2002年這個組織又被改組為導彈防御局。也就是說,隨著蘇聯的解體,星球大戰也就自動走向了終點。
本來這件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但冷戰結束之後壹方面有不少蘇聯檔案被公開,另壹方面關於蘇聯解體的陰謀論甚囂塵上,於是就有壹種說法,說這星球大戰純屬騙局,美國根本就沒打算搞這個星球大戰,就是故意放出風聲,讓蘇聯上當之後投入大量資源去進行無謂的軍備競賽,進而拖垮蘇聯經濟。這話也不能說全沒道理。
◇ 圖為美蘇GDP對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