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5 | 来源: 新民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特殊工种,
小陈未得到培训也没有合同
小陈从事的金属探伤工作,事后,小陈才知道从事这种工作需要资质,上岗前还要接受安全培训。但小陈既没有考过证,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而且因当时活多比较急,老板一开始没有给他签劳动合同。小陈称公司曾承诺就医疗费用支付问题做出安排,但要求他承诺放弃相关维权途径,自己没有答应。
事发后,小陈发现伤害他的辐射源是工业辐射的一种,一般用于化工厂、船厂以及核电厂,普通人接触不到。他也不知道外包公司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检测仪器。
7月26日傍晚,潍坊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小陈的事情他们知道,相关部门已在调查处理。
当天下午,高密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称,经查询,小陈所在公司和小陈本人尚未就此事申报工伤。他称,如果公司给小陈交有五险,工伤申报期限原则是受伤之日起一个月之内;如果未交五险,工伤申报期限是受伤之日起一年之内,公司并未给小陈交五险,下一步,小陈会联系律师,申报工伤事宜。
不是个案,我们应知“核”懂“核”
笔者想到十年前类似的事件——
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位于浦六北路188号的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管道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管道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次日报警。此事一度震惊全国,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王先生正是被“铱-192”放射源辐射的受害者。当天,他曾意外捡到了这个放射源,并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回了家。当时王先生捡到后放进了右裤袋仅仅三个小时,因此受辐射的就是这条大腿。“里面还有30%的神经没有接好,这里面没有肌肉,全是骨头,原先的肌肉全被挖掉了。”
2019年曾有媒体采访王先生,尽管落下终身残疾,王先生的腿算是保住了,尚能拄着拐杖四处活动。目前每年检查一次,专家称目前基本没问题。
原来,当时王先生拿到的放射源“铱-192”用了70%,还剩了30%,这才使他活了下来。也就是说,当时的铱源已经历两个半衰期,活度为II类源下限,在完全无遮蔽的情况下,相距30米外,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但如果人近距离接触,情况就难以预料了。
其实除了王先生,早在1996年我国就出现了第一位铱192的受害者——吉林省的宋学文。不过,年轻的宋学文是高强度、长时间的辐射伤害,不仅因此失去了双腿和左手,而且连心脏、肾脏、肝脏、胃部等内脏也留下了后遗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