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8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90後 | 字體: 小 中 大
(圖/《人生清理員》)
楊春美真正想要從事家政行業的契機,來自於壹次“半成品”的保潔服務。當時她在媽媽的壹套房子裡住了壹段時間,搬走之前請了保潔阿姨來擦了壹遍,她覺得挺滿意。但從事裝修行業多年的父母來看了壹下,覺得衛生沒做好。因為保潔阿姨只會擦拭目之所及的地方,壹些看不見的地方仍舊灰蒙蒙的。於是她爸媽又裡裡外外重新做了壹遍,包括清洗天花板和踢腳線多余的水垢。
這壹次令楊春美發現,原來保潔可以做到這個程度。那時候她開始萌生了做家政創業的想法。父母是第壹個支持她的人,他們壹直希望女兒能創業。當時市面上靠譜的保潔服務拾分搶手,市場需求很大,但家政行業規范上卻依然混亂。
她想自己組團隊,但是要與傳統的“保潔”區別開來,做中間的差異化的服務,對接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業務內容包括空間的改造、無死角清潔,“別人不做的范圍我們都做”,比如多年未挪動的冰箱洗衣機,經常不會觸及的天花板……目的就是把客戶的家當成自己的家壹樣,“像我們在做大掃除的時候,會把所有零零碎碎的東西都擦幹淨,包括開關面板、調料瓶這些的油漬都會進行清潔,給房子做壹次性的煥新。”
家庭管理師給牆面做清潔。(圖/受訪者提供)
所以壹開始定價也比市面上高很多,每平方米費用在20元到100元之間,有時壹家的費用會達到千元甚至萬元以上。
母親和表弟成了她的初始合伙人,叁個人壹共湊了拾幾萬元的啟動資金。最初,經常是她開著車,車上帶著母親和孩子還有保姆上門去給客戶做衛生。她中途會歇下來喂喂母乳,又接著做。
(圖/pixabay)
壹開始,招工是壹大難題。她最初設想是招聘裝修從業人員,但深諳這壹行業的父母及時勸阻,他們清楚這些人大部分是中年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觀念上也很難改變。
當時退伍回來的95後表弟啟發了楊春美。退伍後,表弟先是做了壹段時間的銷售工作,但又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並不適合,輾轉多種行業都沒有安定下來,直到聽說楊春美的創業想法,他不僅自己加入進來,還帶來了叁肆個退伍的戰友,解決了初始招工的難題。
楊春美發現,軍人在部隊裡就有嚴格的內務標准,剛好適合馬俐管家的業務要求,而年輕人則更容易接受新的觀念。慢慢地,團隊由原本的六柒個年輕人,到了今年已經發展成了壹百多個人的以90後為主的團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