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31 | 来源: 三士渡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字体: 小 中 大
当下,约300名在读研究生的学业备受瞩目,学院承诺保障学位获取路径,会以灵活方式助力学生如期毕业。但是,一毕业母校就没了,确实令人尴尬。
02 中外合作办学的隐性风险
乔治亚理工合作办学项目的关停,让不少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忧心忡忡。事实上,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关停现象并非个例,背后原因纷繁复杂。
9月23日,一份来自美国的报告指责中美合作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实现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第四代核武器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等军民两用、关键和新兴技术的进步。
在这份报告中,清华-伯克利深圳研究院(TBSI)、乔治亚理工深圳研究院(GTSI)和四川大学-匹兹堡研究院(SCUPI)等中美合作教育机构被点名批评。
无奈之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只能表示“已开始放弃对TBSI(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全部所有权”,并“正处在解除该联合法律实体的初期阶段”。也就是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也有可能就此停办了。
目前,交大密院的未来尚未有定论。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次事件都为计划出国深造的中国家庭敲响了警钟。
中外合作办学并非外表看上去的“捷径”,实际上也存在不少隐性风险。
根据网络数据截至2023年6月,中国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层次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495个,其中机构为204个。这其中有不少都是同美国大学合办的,而这些项目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甚至即便不是美国的高校,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远在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就在2024年10月追随美国的步伐,也对中国的17所高校和机构展开了制裁。
它给出的理由就是“全球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它的制裁名单也是参考瑞士、欧盟、美国和英国的制裁名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