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4 | 来源: RFA自由亚洲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哈佛 | 字体: 小 中 大
记者:您的研究提到,经济放缓改变中国人对不平等的看法。与此同时,中国人民的社会自由也在减少。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社会火山型”的抗议爆发吗?
怀默霆: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并不预测社会动荡。这可能是因为习近平在加强有效控制的安全系统方面非常成功。
我在2019年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时,走在街上感到非常压抑。我只去了北京,,没有去其他地方,但我经常看到穿着卡其色制服的人进行安全巡逻,还有一些穿蓝色警服和黑色保安服的人……。这一切让我感觉非常压抑和高度控制。
在北京的一些主要十字路口,设有天桥以免交通阻塞。安保人员携带枪支站在这些天桥上,我不太明白他们是要确保人们不从上往下扔石头到车辆上还是什么的。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这一切让我感到有些压抑。
我猜想中国仍然有很多抗议活动,人们抱怨工资、污染和其他许多问题。但至于推翻党的那种“社会火山型”抗议?我并不认为会发生。
尽管如此,我们还没有讨论中国的其他问题,那些使得中国越来越难恢复高经济增长的问题。
其中一个当然是人口快速老龄化。中国最近承诺提高退休年龄,但进展缓慢且幅度很小,因为这一措施非常不受欢迎—从原本60岁领取养老金,现在却要等到63岁。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也曾尝试这样做,结果引发大规模抗议。
尽管如此,在中国,你会听到一些观点,比如中国将发展银发经济,以及会有越来越多新创公司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需求。虽然这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整体上仍然是失衡的。
又或者,过去十多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一直在减少。因此,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越来越少,退休人数却在不断增加,需要养老金、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支持。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无法用于投资新技术、改善年轻人的教育等方面。
因此,中国面临着所有这些严重的挑战。如果人们对未来感到悲观,并且认为社会运作不够公平,那么他们对政府要做的事情的接受度就会降低。我认为,这种接受度是中国改革大部分时期的特征,但近年却越来越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