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5 | 來源: 根號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劉強東 | 字體: 小 中 大
劉強東說:
中國目前的食品安全非常的嚴重,你們吃的雞可能壹輩子走路沒超過3米,你們吃的鴨子從來沒見過水是什麼樣子,也沒見過河是什麼樣子!
在當今這個看似物資充裕、美食琳琅滿目的時代,有個嚴峻的現實卻如影隨形——食品安全。
這個關乎民生根基的大事,細究起來,滿是讓人揪心的心痛。
大家還記得之前 3·15 晚會曝光吧。
豬血搖身壹變成為鴨血,靠的竟是違規添加色素。
豬腳看似飽滿,實則是注水“撐”起來的。
奶茶店裡過期食材堂而皇之地被使用……
樁樁件件,直擊大眾對食品安全最敏感的神經,也難怪民眾直呼:“食品安全問題實在讓人揪心!”
就拿日常飲食來說,面包、蛋糕這類松軟香甜的烘焙品,看似誘人,實則藏著不少“貓膩”。
為了延長保質期、改善口感,各類添加劑被肆意濫用。
中秋佳節象征團圓的月餅,也沒能幸免,脫氫乙酸鈉這類超強防腐劑頻繁現身,全然不顧它對人體肝髒、腎髒功能的潛在損害。
至於街頭巷尾人手壹杯的奶茶、色彩繽紛的飲料,更是添加劑的“大雜燴”,甜蜜素、香精勾兌出的味道,麻痹著味蕾,侵蝕著健康。
現在,全世界都在杜絕中國食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食品卻在國際市場上遭遇了令人痛心的“抵制門”。
你看歐美的壹些發達國家,他們的食品明碼標記了“不含中國成分”。甚至就連他們的狗糧,貓糧也都寫著“不含中國成分”。
我們的食品安全已經“世界有名”,“臭名遠揚”,就連印度這麼不入流的國家都在埋汰我們,杜絕中國食品。
這壹現象背後,直接影響中國民族的未來與尊嚴。
曾經,中國美食憑借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口味和精湛的烹飪技藝,在世界美食之林獨樹壹幟,是文化輸出的亮麗名片。
但如今,“毒奶粉”“蘇丹紅鴨蛋”“地溝油”等壹系列食品安全丑聞,讓中國食品的形象壹落千丈。
這些負面事件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更侵蝕了國內外對中國食品的信任根基。
再把目光投向商界大佬們的動向,馬雲卸任阿裡巴巴後遠赴日本定居。
劉強東告別京東,奔赴美國生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