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8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檀健次 饰 沈翊
【对话】
从画皮画骨,升级到画心
澎湃新闻:从创作构思到完成剧本,大概经历了多长时间?期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团队是如何一起克服的?
张翼芸:因为《猎罪》系列是原创故事,第二部从创作构思到完成剧本,大概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期间遇到的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是,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艺术与刑侦的结合该如何更进一步。第一季时是“名画中的犯罪现场”,第二季我们想要体现对人性的探索,最后选定了与心理学相关的主题。在这个前提下,与美术指导、导演、编剧等主创一起积累了6万多幅画,具体到笔触、颜色、风格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选择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才有了现在影片中呈现的既与案件相关,又具有艺术性的绘画作品。
另外,剧作上的考验在于沈翊的主角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塑造,以及如何呈现沈翊探索犯罪人格的过程,怎么样能将探索犯罪者内心视觉化。第一季沈翊作为画像师的能力和合理性已经确立了,因此第二季他需要有能力、困境的升级和成长。沈翊的人物底色上,既有警察的秩序与正义,也有艺术家的感性和共情,找到了这个支点,就找到了沈翊第二季的主线。
《猎罪图鉴2》剧照
澎湃新闻:第一部中画像师这个独特的视角为剧集增色不少,续集中在展现画像师这一职业上有哪些新的挖掘和创新,以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张翼芸:沈翊增加了心理侧写的技能,从画皮画骨升级到画心,这一季中他不仅满足于完成一个画像,而是想深入地探索犯罪的成因,从源头去阻止犯罪。观众也会跟随沈翊的视角从二维空间走向三维空间,去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
增加了沈翊身上的复杂性,描绘了他在理性的警察身份与感性的艺术家人格相互拉扯的戏剧感,让这个人物更加完整。以及因为这种源自“悲悯”的拉扯,让他在这一季中与杜城的人物关系也有了丰富的空间。
同时在沈翊的绘画方面,为了更好地呈现他对于“人性图谱”的研究,比起第一季追求准确性的写实风格的素描,更多地运用了色彩、解构等抽象主义风格、丰富了画面呈现的方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