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8 | 来源: 史小纪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于文华在采访中提到,姨妈的家中有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荒废许久没有人理会,她到姨妈家之后总喜欢拿出来摆玩。
她用收音机放着戏曲歌曲,小小的她第一次通过这台机器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声音,她被其中的旋律深深感染着。
也许是天赋使然,又或者是被熏陶的太久了,从那以后,于文华心里竟然充满着对于唱歌的渴望,也正是机缘巧合之下,她考上了河北省艺术学校,正式投身评剧学习。
学校的日子是枯燥的,日复一日的读书练功,所有的同学都忍不住在角落里抱怨,唯独于文华如痴如醉。
哪怕到深夜,她依然在练功房里勤恳的训练着,她的眼中充满着对于舞台的渴望,也正是这样坚持不懈的练习,让她的基本功在同学之间脱颖而出,受到老师的赞扬。
1987年,于文华考入了音乐学院,主攻民族歌剧专业。
在这期间,知名导演向她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演唱《红楼梦》里的主题曲《葬花》、《提帕》等。
这样好的机会,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赶上了,令业内大为震惊,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于文华当时的能力有多么突出。
后来于文华更是用实力证明了导演的选择,她的歌声宛如天籁,她的声线极富故事感,和《红楼梦》的剧情完美贴合,这两首歌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被她演绎上了新的高度。
时间来到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
这是许多运动健儿的高光时刻,更是于文华人生里不得不提的巅峰。
就是在这次亚运会开幕式期间,于文华被邀请登台献唱。一首《仙鹤》唱响前场,空灵的嗓音令人沉醉,观众们都被于文华给震撼了,很多人纷纷评价道,从来没有听过这么优美的旋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