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9 | 來源: 忘川邊的但丁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非常好的洞悉明朝這個問題的歷史學者,其實是黃仁宇,他的《萬歷拾伍年》寫到最後,說的就是這件事——到了萬歷拾伍年(公元1587年)這壹年,無論是皇帝、能臣、勇將還是海瑞、李贄這樣的社會批判者,都已經無法再從明朝的這個生存死局中再尋求到什麼有效的出路,幫助整個大明王朝脫困了。
而這樣的反思,在《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中,我們是看不到的。當年明月老師之所以能被後世明粉們所稱頌,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站在肯定、甚至稱頌朱元璋對大明的這個設計思路的角度去構建這本書——某個能君或者賢臣,他有什麼什麼卓著的遠見,怎樣爬上大柄在手的高位,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做什麼什麼樣的事情。——過度被推崇和肯定的權力本來是扼殺和窒息明代社會活力和出路的慢性毒劑,可是當年明月老師卻選擇了肯定它以飲鴆止渴。所以這本書的局限性其實是非常大的。
當然,我們也不應當過於苛責當年明月老師,你去看《明史》或者《國榷》會發現這些有關明代的傳統史書,會發現它們所采用的撰寫和分析方式也就是這個樣子——明君賢臣如何興國,昏君奸臣如何誤國,把壹個個傳記講完,告訴你歷史的發展就是對大人物賢不賢的碰運氣,就結束了。這就是傳統中國史學壹直沿用並在明以後大幅加強的“忠奸史觀”。
問題是,《明朝那些事兒》畢竟是壹本現代歷史科普讀物——哪怕是科普讀物,它也算是壹本歷史書。它是誕生在黃仁宇寫了《萬歷拾伍年》、魏婓禐创了《洪业》之后的,葰g賾玫姆治隼匪嘉慈鞝酥跡ㄆ涑飭酥壹槭飯邸⑷酥嗡嘉⒓由弦壞愕悴凰閭墒旃儷≈腔邸⑷思使叵島窈諮В庋槐臼榫尤荒茉21世紀初被寫出,並且長期霸占暢銷榜的榜首,其實是壹件蠻令人驚訝並且悲哀的事。
當然,我這裡不想過度苛責當年明月老師本人,作為壹個創作者,采用什麼樣的歷史分析方法和寫作手法,那是他的自由。真正的問題,其實出在當年熱捧該書,並把其推上銷量榜首的我們這些受眾身上——不說近贰拾年前,哪怕直到今天,很多中國人讀歷史尤其是國史最重要的閱讀期待,可能依然是獲得壹種“處世智慧”,怎麼與人斗、怎麼拉幫結派、怎麼在伏低做小時委曲求全、壹朝得志之後善保祿位……總之就是壹整套處世厚黑學。
讀歷史要只讀出這麼些糟粕玩意兒,那真還不如不讀。
不可否認,當年明月老師把這些東西寫的很透,甚至從字裡行間,我能體會到他在研究、思考這些事情時的興奮感。而這恰恰是迎合了大多數中國人對歷史的閱讀期待的。
而我從壹開始就覺得,我與《明朝那些事》這種書八字不合,我覺得這種津津樂道於近兩千年的鬼打牆到底怎麼走的書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史學價值。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說:“從本質上來講,中國是沒有歷史的。因它不斷重復著王朝的覆滅更迭,其過程中整個國家沒有任何進步。”
當然,這是黑格爾對我們的壹種可惡而錯誤的偏見與歧視。
但,如果我們對歷史的認知和反思,至今還僅滿足於《明朝那些事兒》的這個段位,還將其奉為瑰寶。那黑格爾的這個歧視,卻又會接近得逞了。
————————————
歸根結底,我其實不太關心當年明月老師精神狀況到底如何。
當然,憑著樸素的善意和不願輕信流言的嚴謹,我相信並祝願他健康。
但有人若說他是因為“思想走的太遠”而魔怔了……請原諒,我是不信的。
我覺得以當年的寫作思想看,當年明月老師是壹個非常能適應並接受現實的寫作者。誠然,由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文人發瘋的案例確實不少,但當年明月老師,是最不容易走上這條路的那壹類——他的理想和現實,從當年起,就是比較貼合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