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11 | 來源: 美食阿鱈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新知漫談#
《長征組歌》是壹部在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之際推出的音樂作品,總共包括《告別》《突破封鎖線》《飛躍大渡河》《大會師》等10首歌曲,涵蓋了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到西北勝利會師的整個過程。
在1965年8月1日首演時,《長征組歌》可謂是壹票難求,許多沒有買到票的觀眾,甚至還去劇場買節目單收藏作為紀念。
而《長征組歌》的領唱正是我國著名歌唱家馬國光,他童年坎坷,但在加入解放軍文工團後,壹心用音樂報效祖國,很受解放軍戰士和觀眾的喜愛。
可惜的是,在1989年,他就因突發疾病,不幸離世,這對他的妻子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更糟糕的是,兩人的女兒也在後來因意外不幸離世,那麼,現在馬國光的妻子怎麼樣了呢?
· 童年坎坷,才華豐沛
馬國光出生於1932年,祖籍在遼寧錦州,有資料顯示,在他剛出生的時候,馬國光的生活還算不錯,因為他的父親是東北軍張學良的侍衛官,在那個時候,能夠當上張學良的侍衛官,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至少生活不至於顛沛流離。
但馬國光父親並不是壹個好父親、好丈夫,他成天花天酒地,還與外面的女人產生了婚外情,並棄妻另娶,這徹底改變了馬國光的命運。
在母親被趕出家門之後,馬國光對父親拾分不滿,而且因為經常遭到父親的打罵,馬國光更是思念母親,於是選擇離家出走、尋找母親。但在那個戰亂年代,尋找母親何其困難,最終,馬國光沒找到母親,還淪為了孤兒。
在童年時期,馬國光就在京津冀壹帶流浪,他曾被迫給日本人做過工,也曾被騙去當國民黨吃空餉的兵,還曾被誣陷偷竊慘遭毆打,差點命喪當場。
到馬國光從小就很具有藝術才華,他曾在天橋偷師學藝,展露出了他具有音樂才華的壹面。
直到1948年,馬國光的命運終於迎來了轉機:隨著部隊整編,馬國光成為了壹名光榮的解放軍,並進入解放軍65文工團,成為壹名文藝兵。
在這裡,馬國光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華,也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1951年,馬國光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在朝鮮期間,他跟隨平壤國立藝術劇院的教師學習聲樂,並開始了自己的獨唱生涯。
回國之後,馬國光加入了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歌隊,擔任獨唱演員、聲樂藝術指導,在這裡,他演唱了《真是樂死人》《兩個小伙壹般高》《壹路行軍壹路歌》等著名歌曲,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在文工團期間,馬國光還用心學習聲樂和表演知識,他曾向沈湘、楊彼得、張清泉等教授學習過聲樂,也曾向山東快書老藝術家高元均請教表演藝術,這讓他能夠中西結合、熟練運用民族潤腔。在文工團期間,他還曾先後隨各個藝術團體訪問過拾多個國家,演唱了各種風格的歌曲,廣受好評。
馬國光領唱的《長征組歌》更是給觀眾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周總理非常喜愛的節目,當《長征組歌》復演時,周總理已經病重在床,當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鄧穎超,自己還想再看壹次時,相關部門立即安排攝影師用攝影機將復演的節目錄了下來,帶回病房給周總理看。或許我們應該感謝攝像設備,讓周總理在病床上最後壹次觀看了他最喜歡的演出。
· 與妻子感情深厚
《長征組歌》的首演者中有壹位歌手名叫魯祖立,她是我國著名的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也是國家壹級演員,而她正是馬國光的妻子。
魯祖立是湖南煙溪人,她出生於1939年,比馬國光小7歲,她和馬國光的相遇是在中國音樂學院,因為魯祖立在中國音樂學院學習期間,馬國光也在那裡進修,可以說,魯祖立還是馬國光的師妹。
當時,馬國光已經算是小有名氣,魯祖立則還是壹個學生,所以魯祖立對於馬國光肯定是有崇拜、仰慕之情的。而且,在得知馬國光悲慘的童年遭遇後,魯祖立更是感到拾分心疼,她主動接近馬國光,向他請教音樂知識,還幫他打飯,在生活上對他進行照顧。
在這壹過程中,馬國光也對魯祖立產生了好感,兩個人便談起了戀愛。到1963年魯祖立畢業時,原本接受海政歌舞團定向培養的魯祖立,為了和馬國光在壹起,選擇進入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即原來的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
在工作上,魯祖立雖然是聲樂系畢業,但在團裡卻是骨幹演員,更多進行音樂表演而不是歌唱,比如,她曾參加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雖然兩個人在具體演出方向上不同,但在工作上也可以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這讓兩個人的感情進壹步加深。
1965年,馬國光和魯祖立結婚,居住在單位分配的壹套壹居室裡,開始了他們的婚姻生活。馬國光和魯祖立的婚姻是平淡的,也是幸福的,婚後,兩個人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名叫馬琅琅,小女兒則叫馬嵐嵐。
兩人婚後沒多久,魯祖立的母親在動蕩年代裡不幸身亡,魯祖立因為很少回家看望母親,感覺自己對母親虧欠太多,深受打擊,很長壹段時間都走不出來。
是馬國光不斷開導妻子,在精神上、生活上呵護她,並更多地承擔起了照顧女兒的任務,才讓魯祖立逐漸走出喪母的陰影,這也足以看出,兩個人的感情拾分深厚。
但可惜的是,相愛的人沒有能相伴到老,馬國光在1989年就因突發腦出血去世,年僅57歲。
· 白發人送黑發人後,她怎麼樣了?
可能是由於童年時期生活困苦,馬國光的身體壹直比較差,在40多歲的時候,他就患上了心髒病、糖尿病,到上世紀80年代,他還得了嚴重的高血壓。有知情人士表示,馬國光有段時間的血壓壹直都在140/200的高血壓狀態,空腹血糖也經常在12以上,這其實已經是比較危險的情況了。
但當時的醫療水平也不夠,馬國光還經常帶病堅持參加單位的演出,導致其身體難以恢復。
在1982年時,馬國光堅持要參加文工團在石家莊的慰問演出,不管魯祖立和兩個女兒如何勸說,他都不願意缺席。就在那次演出中,馬國光鼻動脈大出血,陷入了深度昏迷,被送往醫院急救。觀看演出的戰士們得知此事後,還去醫院排隊給馬國光獻血,這也令魯祖立感動不已。
這壹次,馬國光經過搶救轉危為安,但接下來,馬國光還是堅持參加各種慰問演出,甚至到後來,他已經不能站著唱歌,就坐著唱,不管怎麼樣都要繼續演出。
直到989年馬國光因病去世,他才真正停下來。馬國光的離開,讓魯祖立深受打擊,但為了完成丈夫的囑托,魯祖立堅強地站了起來。原來,馬國光才去世前,叮囑魯祖立要善待自己的母親。
前面曾提到,馬國光在童年時期就與母親失散,實際上在此之後,只要有機會,馬國光就會設法尋找母親,他甚至還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尋找母親。但馬國光的母親不識字,也無法讀書看報,更不會把別人口中那個歌唱家馬國光和自己的兒子聯系在壹起,導致母子倆數拾年沒能相認。
直到1983年,馬國光在遼寧錦州演出時,才在當地公安等相關單位的協助下,找到了自己的母親黃華珍,此後,馬國光和妻女曾多次去看望母親,他還定期給母親寄錢。馬國光去世後,魯祖立就接過了這項任務,她堅持給婆婆寄生活費,直到黃華珍去世。
而且,魯祖立當時已經是戰友文工團歌隊的副隊長,她經常要下連隊演出,在工作中她逐漸走出了悲傷。
但魯祖立對丈夫的思念從未停止,她在工作之余,精心收集了有關丈夫的資料,並編纂成書,取名為《刺破青天鍔未殘》,讀者們看到此書,無不為之感動。
可命運對待魯祖立實在不太公平,在2016年時,她的大女兒馬琅琅不幸因車禍去世,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慘痛,讓魯祖立深受打擊。幾年後,魯祖立的弟弟又因癌症去世了,接連失去親人,對魯祖立的打擊很大。
早已定居美國的馬嵐嵐趕回國內將母親接到美國散心,還讓母親就在美國養老,自己也方便照顧她。可魯祖立覺得自己適應了國內的生活,在美國也沒有朋友,堅持在北京養老。
當然,魯祖立也知道,自己如果不能走出悲傷,只會讓女兒平添擔心,所以她在家練書法、聽音樂,還參加公益活動,到各地義務演出,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也讓女兒更加放心。
就在2021年時,魯祖立海參加了央視《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的節目,在節目裡回顧了《長征組歌》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到了2022年,魯祖立又接受了央視的采訪,帶大家回到了《長征組歌》的年代,也為大家講述了馬國光的壹些故事。
在節目裡,魯祖立看起來精神矍鑠,大家恐怕也很難想象,魯祖立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和悲傷。而我們也希望她接下來的生活也能夠平靜、充實,度過壹個美好的晚年。
參考資料:
致敬長征 組歌情深——長征沿線六地共同以民族經典《長征組歌》致敬偉大長征
50多年前,這部紅色經典壹票難求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馬國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