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14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人民幣 | 字體: 小 中 大
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正在中國蘇州太倉港等待裝船。中國出口從汽車到太陽能電池板等各種產品,為本國帶來巨大經濟利益。
中國周壹公布了去年的進出口總值。由於向世界各地的出口劇增,而國內企業和家庭在進口產品消費上謹慎支出,中國的貿易順差去年達到了逾7萬億元。
根據通貨膨脹的情況做出調整後,中國去年的貿易順差遠超包括德國、日本或美國等出口大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在過去壹個世紀裡達到過的水平。自從美國在第贰次世界大戰後壹度主導全球制造業以來,中國的工廠正在以任何國家未曾有過的規模占據全球制造業的主導地位。
來自中國工廠的商品大量湧入全球市場,已在越來越多的中國貿易伙伴那裡引發批評。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加征關稅,試圖減慢中國商品湧入的速度。中國已在許多情況下采取了反制措施,讓世界與壹場可能會進壹步破壞全球經濟穩定的貿易戰越來越近。
候任總統特朗普下周就將上任,他威脅要升級本已富於攻擊性的美國對華貿易政策。
中國海關總署周壹公布了去年的進出口總值,中國去年的出口貨物達到25.45萬億元,進口18.39萬億元。由此產生的貿易順差為7.06萬億元,打破了之前的記錄,即2022年的5.86萬億元。
12月的強勁出口,包括壹些可能是趕在特朗普上台並開始提高關稅前匆忙向美國出口的商品,導致中國的單月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達到7529.1億元。
雖然中國在石油和其他自然資源的進口上存在貿易逆差,但制成品貿易順差已占中國經濟總產值的10%。與之相比,美國對制成品貿易順差的依賴在第壹次世界大戰初期達到峰值,當占美國生產總值的6%,當時,歐洲的工廠大都轉向了戰時生產,不再制造商品。
許多國家謀求制成品貿易順差,因為工廠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而且對國家安全也很重要。貿易順差指的是出口總值超出進口總值的金額。
中國出口從汽車到太陽能電池板等各種商品,為本國帶來巨大經濟利益。出口不僅為工廠的工人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也為高收入的工程師、設計師,以及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創造了就業機會。在通脹調整基礎上,中國工人的工資在過去拾年增長了近壹倍。
與此同時,中國已大幅放緩了工業品的進口。過去20年來,中國壹直在推行自力更生的國策,最引人注目的是通過《中國制造2025》戰略,政府承諾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投入2萬億元。
中國已從汽車進口國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超過了日本、韓國、墨西哥以及德國。為了有朝壹日取代空客和波音飛機,中國的壹家國有企業已開始制造單通道商用噴氣式客機。中國公司生產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太陽能電池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