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14 | 来源: 人间素描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六四事件 | 字体: 小 中 大
在对“进展诉求”一栏的1141条信息进行词频分析后,“联系”一词赫然醒目,共被提及794次。和“救”字相关的词组(如“救救”、“解救”、“求救”)出现了344次。表格里的高频词还有“报平安”,49次;“以泪洗面”,36次。
我们试着和8位被困者家属对话。他们都已报警,其中5起经确认已立案。当提及能否使用实名时,家属们斟酌许久:一旦家人报警求救的事被“公司的人”发现,等待这些被困者的将是毒打、断手断脚,甚至死亡。为保护被困亲人的安危,这些家属选择以化名出现,并希望起一个既不被电诈公司识破,又能让被困家人一眼看明白的名字——他们想让被困的人知道,“你在被家人挂念着”。
李霞的弟弟是“缅东”表格里受困的第27号。他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快30岁那年还没娶上媳妇。“弟弟说要多挣钱买房子找老婆”,就有朋友给他介绍海外工作,说工资一万多。如今他被骗到缅甸快四年了,还被不同电诈公司倒卖过七八次。
嘉乐刚结婚满一年,老婆小可怀孕37周。去年夏天那阵,福建总是下雨,工地没活了。9月初,当着外卖骑手的嘉乐,开始和一位“江西朋友”谈生意,看能不能做点小买卖。国庆节的10月2号早晨5点多,嘉乐穿着短袖、短裤出门,说是去趟江西当天就回,但那天他没回家。3号凌晨1点,他在QQ上给小可报平安,说他在云南西双版纳,“等我回家,宝宝的奶粉钱和咱们开销就都有了”。实际上,第二天他就被骗到了缅甸北部的佤邦,成为“缅北”表格里的54号受骗者。
“瓦叔”在复盘档案基本数据时认为,这些失踪者里有相当一部分被提及背债、事业失败、找不到工作,“似乎刻画出了一个中年失意者的形象”。
——李霞的弟弟和嘉乐无疑符合这样的肖像,还有受困缅北的733号,32岁,“因为妈妈尿毒症后期,想给妈妈好点的治疗条件”;缅北799号,“家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这些家庭的“顶梁柱”们迫切需要翻身改变现状,于是,“重重压力之下听信朋友说让他去那边高薪工作半个月就能回来”(缅北83号),或者涉入灰色地带,去“背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