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0 | 來源: 阡陌文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王室 | 字體: 小 中 大
1961年,蔣經國難抑興奮之情,小步快跑去士林宮邸,“父親,乃錦生了,是個女孩,您給她取個名字吧。”
升級做曾祖父的老蔣開懷大笑,蔣家終於迎來了第肆代的第1個孩子。思索過後,他決定用“松柏長青、梅蘭竹菊”作為蔣家第肆代孩子的名字。很快,這位新生的女嬰有了名字“蔣友梅”。
然而,這位含著鑽石出生的大小姐,童年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無憂無慮。
上小學時,她很快發現這個特殊的家庭背景帶來的煩惱。周圍的小朋友和老師都對她唯唯諾諾,她根本交不到知心朋友。
她倍感孤獨,為了融入同學當中,她靈機壹動,想出了壹個妙招:故意丟百元大鈔放在地上,然後大問:“這是誰丟的錢啊?”
同學們面面相覷,搖頭否認,她乘機說,“不是你們的話,那就當班費吧。”
靠著這個妙招,她幫班級解決了不少班費問題。然而,她卻發現同學們好像更疏遠她了。其實當時的小學生,很少有人會有百元大鈔。
10歲那年,蔣友梅的父親蔣孝文因縱酒過度,在壹次昏迷後癱瘓。這讓蔣友梅對金錢和權力產生了深深的厭惡之情,覺得正是這兩樣東西害了父親。
她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了曾祖父,氣得老蔣舊病復發,不禁感歎,自己的後代為什麼壹個個都讓我失望?
也許從那個時候起,蔣友梅便在心中立下了壹個與眾不同的目標——做普通人。
高中畢業後,她選擇遠赴英國留學,因為在那裡與蔣家的關系並不密切。
在學校裡,她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畢業後,留留在了英國,在渣打銀行做了壹名小職員,朝九晚伍,沒有關注,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感到前所未有的愜意和快樂。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1988年,母親的壹封急電打斷了蔣友梅平靜的生活,“你的祖父蔣經國病危,速回!”
蔣友梅心急如焚,連夜乘坐最快的航班趕往台北。在飛機上,心神不寧的她的淚流不止,心中壹遍遍為祖父祈禱。
當初父母生下她後,曾壹起去國外留學,蔣友梅從小由祖父蔣經國和祖母蔣方良壹手撫養,祖孫感情拾分深厚。
然而,令蔣友梅抱憾終身的是,她未能趕到見到祖父最後壹面,這令她痛苦萬分。
不久,又壹個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第贰年肆月,癱瘓在床的父親蔣孝文又因喉癌英年早逝。
蔣友梅痛不欲生,精神幾乎崩潰。
萬念俱灰的她想追隨親人而去,她毫無留戀地服毒,萬幸的是,壹個人及時出現,拯救了她。
這個人就是他的後來的丈夫、英國紳士伊恩。
在伊恩的開導和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蔣友梅重燃生活的信心,逐漸走出了陰霾。她找到了新的人生道路,投身於自己熱愛的藝術事業。
蔣友梅的藝術啟蒙和熏陶來源於他的曾祖母宋美齡。幼年時,她曾在士林宮邸居住了6年。見到曾祖母經常作畫,耳濡目染之下,她對繪畫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92年,蔣友梅重返劍橋,學習自己熱愛的現代油畫藝術。她將全部的精力忘我地投入到藝術學習與創作中。
為了臨摹《馬拉之死》,她親自飛往法國盧浮宮,實地觀察,讓自己身臨其境地領略藝術的內涵和深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作品得到了認可,《霧城之城》被劍橋大學作為保留作品。
1995年,34歲的蔣友梅以優異成績從劍橋畢業,拿下了藝術史和英國文學雙重學士學位,滿載而歸。畢業後,她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繪畫生涯,引起了畫壇的轟動。壹時間,各大媒體爭先報道蔣氏家族第肆代出了壹位女畫家。
蔣友梅雖然是高齡學畫,卻憑借天賦和努力,將中西風格融合在壹起,在畫壇上占有了壹席之地。她的作品《泰晤士河》以全新視角呈現,成為她的代表作。
在事業上取得成績的她,感情也備受人關注。當母親得知她要嫁的人竟然是英國皇家後裔伊恩時,很擔憂,怕她跟自己的丈夫蔣孝文那樣是個紈褲子弟。蔣友梅卻對母親說:“您放心,他絕不是那樣的人。我知道他的人品,他全是靠自己的努力。”
1996年6月6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壹場盛大的婚禮引人注目。
新娘蔣友梅挽著新郎伊恩的手,笑意盈盈出現在賓客面前。而這些賓客都來頭不小,男方賓客大多都是英國皇室成員、內閣成員以及上層人士,而女方出席的代表則是蔣家的大人物。
婚後,蔣友梅與丈夫琴瑟和鳴,幸福恩愛。不久,她誕下了壹個擁有5國血統的混血嬰兒。丈夫混英、意兩國血統,而她混中、德、俄叁國血統。
蔣友梅曾努力想要擺脫蔣家光環,但最終與自己和解。她選擇在光環之下做壹個努力的普通人。
蔣友梅成為知名的現實主義畫家,過著充實而低調的生活,鮮少在媒體前露面。直到2005年,在母親徐乃錦的葬禮上,壹家叁口公開露面。
在壹次難得的采訪中,蔣友梅直言:
“我是父親的獨生女,沒有親生兄弟,與堂弟姐妹們的情感難免淡薄。雖然我們都流著蔣家人的血,但各自人生態度不同,大家都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生活,近年來已經不常來往。”
人生有時就是這麼有意思,有的人擠破頭也想去接近自己向往的上流生活,而有的人生在特權之家,卻渴望成為壹個普通人。
我們總是對我們未曾經體驗過的生活充滿期待和向往,但也許,其實最好的生活就是我們當下的生活。
有壹種幸福,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這壹生便已足夠。
END-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