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0 | 來源: 阡陌文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王室 | 字體: 小 中 大
蔣友梅雖然是高齡學畫,卻憑借天賦和努力,將中西風格融合在壹起,在畫壇上占有了壹席之地。她的作品《泰晤士河》以全新視角呈現,成為她的代表作。
在事業上取得成績的她,感情也備受人關注。當母親得知她要嫁的人竟然是英國皇家後裔伊恩時,很擔憂,怕她跟自己的丈夫蔣孝文那樣是個紈褲子弟。蔣友梅卻對母親說:“您放心,他絕不是那樣的人。我知道他的人品,他全是靠自己的努力。”
1996年6月6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壹場盛大的婚禮引人注目。
新娘蔣友梅挽著新郎伊恩的手,笑意盈盈出現在賓客面前。而這些賓客都來頭不小,男方賓客大多都是英國皇室成員、內閣成員以及上層人士,而女方出席的代表則是蔣家的大人物。
婚後,蔣友梅與丈夫琴瑟和鳴,幸福恩愛。不久,她誕下了壹個擁有5國血統的混血嬰兒。丈夫混英、意兩國血統,而她混中、德、俄叁國血統。
蔣友梅曾努力想要擺脫蔣家光環,但最終與自己和解。她選擇在光環之下做壹個努力的普通人。
蔣友梅成為知名的現實主義畫家,過著充實而低調的生活,鮮少在媒體前露面。直到2005年,在母親徐乃錦的葬禮上,壹家叁口公開露面。
在壹次難得的采訪中,蔣友梅直言:
“我是父親的獨生女,沒有親生兄弟,與堂弟姐妹們的情感難免淡薄。雖然我們都流著蔣家人的血,但各自人生態度不同,大家都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生活,近年來已經不常來往。”
人生有時就是這麼有意思,有的人擠破頭也想去接近自己向往的上流生活,而有的人生在特權之家,卻渴望成為壹個普通人。
我們總是對我們未曾經體驗過的生活充滿期待和向往,但也許,其實最好的生活就是我們當下的生活。
有壹種幸福,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這壹生便已足夠。
END-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