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0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對於私域直播的治理,黃楚新建議,直播平台應建立健全的監管渠道,承擔起審核主播資質、監管運營內容的責任。也可以引入第叁方監管機構,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直播內容和交易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確保直播內容的合規性與專業性。對公域直播平台來說,要加強對向私域平台引流行為的監管,壹旦發現主播有引流行為,應立即采取禁播、警告、解散粉絲群等相應處罰措施。
“不安全的保健品都是生產出來的。”周清傑認為,直播間只是壹個線上的終端,從源頭治理是最有效的,應在生產端規范企業,同時在消費端教育消費者理性選擇。
對於規范保健品市場,鄭翔認為,現有規則基本完善,最核心的還是執行落實。她建議,生產環節要落實預防機制,避免存在質量缺陷的產品進入流通市場。消費環節要完善市場准入規則,不允許不合格主體利用直播方式推銷產品。同時,還要嚴格行政處罰措施,簡化民事賠償程序,要求平台承擔連帶責任,預先賠付給老年人。
在何琪楊看來,提升社區醫療水平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他指出,只有提高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水平,降低診療成本,推廣有效的醫療技術,才能讓老年人不再迷信直播間裡的“神藥”。
面對中國老齡化社會中出現的新需求和新問題,社會治理體系亟須創新。多位受訪專家都提到,子女平時要多跟老人交流,關注老年人的情緒需求。馬向華介紹,老年人真正需要的主要包括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以及針對特定健康問題的保健品。在選擇時,應該咨詢專業醫生或營養師,並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注意查看產品的批准文號、標簽和說明書等信息。
發現婆婆購買保健品的第贰天,裴珍的丈夫就和母親發生了壹場爭吵。此後幾天,裴珍和丈夫輪流到家裡,給婆婆看科普視頻,展示購買產品的信息。最終,婆婆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李芳把買來的保健品放在了臥室陽台的櫃子裡,櫃子旁,是拾幾年前她聽線下講座時花幾千元買來的理療儀,當時購買理療儀也是為了緩解老伴的膝蓋問題。退休之後,兩位老人不常與朋友往來。李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近不看直播後,她會花更多時間和朋友交流,並下定決心,退出直播的微信群。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裴珍、李芳、錢紫為化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