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4 | 來源: 界面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可能就是壹瞬間,這個世界向你了揭示它的本質。”顏怡說。她的小說《正常》裡有個大明星,他有壹個女朋友,他們壹起拍時尚大片,女朋友能夠享受這種待遇,看起來也很榮光,只不過拍照的時候,攝影師會叫她往外走壹點點,“這壹點點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顏怡顏悅第壹篇受到讀者關注的文學作品是顏悅的《霉菌》。《霉菌》裡,女性經歷的打壓和對自己的懷疑和自我厭惡,也是顏悅每天都要面對和斗爭的東西。顏悅看到,過去的所有的文學作品裡,幾乎不會出現女性的抑郁和貧困。因為過去傳統的作者認為,女性的抑郁壹定是別人造成的,比如說沒有找個好男人嫁了,而且因為本來也不指望女人賺什麼錢。這樣,女性很難去言說自己的痛苦。然而,抑郁和貧困都是非常有主體性的感受。
雖然作為知名的脫口秀演員,顏怡顏悅已經掌握了壹定的話語權,但是還是“時時刻刻會感受到會被拉入框架中”。她們看清了自己的處境:不會是因為取得了壹點成就,就能改變結構性的問題,最多可以逃逸到某個精神上的小島上去封閉壹段時間,但是不能改變在結構中受到的各種打壓和壓迫。“大他者的凝視會發生在每壹個人身上,女人、男人,每個人都在被這樣壹個高高懸置在那裡的目標凝視著、控制著,慢慢地失去自信,失去想堅持的東西。因此,這也是把我們所有人連接在壹起的東西。”
顏怡 顏悅 著
明室Lucida|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4
顏悅談到,很多男作家有壹種技巧,在描寫壹些輕浮輕佻的東西時,加點宏大敘事。比如寫壹段“校花追我”,加壹段“壹戰”,接著“校花為我自殺”,再來壹段“贰戰”。傳統敘事關注什麼是正義的、高級的,私人經驗的描寫卻往往被忽視。就像《醒肉》裡,如果談到女性主義,男人們會說“空談什麼主義?”談到家國敘事時,男人們卻會覺得特別厲害。在這種氛圍中,“仿佛我們必須為自己的私人經驗感到羞恥,仿佛我們自己的經歷不值得講述。”
顏怡顏悅把作品發給了壹些業內人士,有的編輯完全不懂她們想要做什麼,雖然給了認真的回復,但每個字她們都不認同。“有壹個文學傳統,有壹個高高在上的人,告訴你怎麼寫是對的,怎麼寫是錯的,你的問題出在哪,你就得聽他的。”“他的思維模式還是那壹套東西,事情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不獲得這位編輯的認可,是無法出書的。”
曾有讀者拿著當時刊發了《霉菌》的雜志,請她們簽名。活動現場,也有讀者講述了與《正常故事》中女性主人公類似的遭遇。有人談到了“容貌焦慮”、“身材焦慮”,有人談到了“女性被圍剿的才華和陰性的自尊”。許多人認為在這些小說中看到了自己。顏悅說:“從讀者那裡得到的反饋很讓我們安心,讓我們感動,那種連接感甚至是脫口秀都沒有直接帶來的。”因為脫口秀在說出口的刹那,就可以得到理解,而小說則會寫到非常精確和生動的地步,更需要時間成本去理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