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7 | 来源: 极昼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的简历都过了,中石油的三面都过了,女儿全都不去了,高宇岚说。她有些不甘心,觉得还能找到更好的。她侧面用招行试探女儿——这是股份制银行里待遇最好的,但女儿还是拒绝。
女儿说“太累了”,抱怨最多的,是网申时期的“测评”。图形推理、逻辑推理、语言文字、几何数字运算,每个用人单位都有一套题库,求职者花费少则一小时,多则三小时,“像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做”。这是高宇岚没办法接管的地方,她只能接受女儿的选择。
能帮的忙有限,现实的紧迫感很快摆在面前,精挑细选的妈妈们一步步后退,保底求稳。
山东女孩米桃没收到offer时,她的妈妈徐红把目光投回自己单位的校招通道。她发现今年的招聘人数比去年少了一半,直接打电话给HR打招呼,“这是我们员工子弟。”然后把简历投到了邮箱,没走网申渠道。
她开始安慰女儿,“找不到工作就妈妈养你。”话也是说给自己听——既然找不到女儿特别舒心的工作,回到身边也是最佳选择。她还是想把女儿放在自己能保护的范围内,以后给女儿买个车,上下班不超过半小时,多好。米桃也摆烂了,说要做全职女儿。
原先徐红不想米桃进自己这种国企单位,觉得太死板。她想象的互联网大厂是电视剧里的写字楼、高跟鞋,适合年轻人。暑期时,米桃找过一份大厂的实习岗,白天开四五个会,内容都是一样的,晚上得加班。快要实习结束时,公司经历了裁员,一个部门四分之一的人被裁掉。一个30多岁的女员工,前两天还跟米桃一起熬夜做新上线的项目,突然被裁,走之前劝她一定要找稳定的工作。
除了大厂,河南女生何晓之的妈妈选择国企比较多。爸爸在老家照顾奶奶,妈妈是大专学历,在河南做了一辈子的超市售货员,第一家超市不景气,从正式工变成了临时工,三四年前换了一家超市,这家超市生意不好关了门,她又换了一家超市。她打心眼儿里希望女儿不要找体力活儿。
有次,妈妈还给她投了一个中兴的财务岗。中兴给何晓之发来了三人群面的机会,同面的一个北大光华学院的,一个财经院校的,面试官只问了何晓之十几分钟,专业学什么的,意向岗位是什么,都是面上的问题,她感觉格格不入,回去跟妈妈吐槽了一句,“还得线下面试,浪费我时间。”
去年7月初,疯狂投简历之后,何晓之跟妈妈在餐桌上,一起听学妹的求职经验分享会。学妹本科毕业就找到了工作,没有实习经验,没有项目经历,跟何晓之很像。学妹后来的经历是,秋招用来刷经验,接一个客服经理之类的保底offer,12月时闭关刷题,准备项目,优化简历,春招的时候找到了理想工作。
这好像是“救命稻草”,何晓之找到了一条可以复制的路径。她马上跟妈妈进行了讨论。首先是时间,妈妈放下了对秋招的执念,其次是方向,何晓之觉得还是要挣钱,因此国企、考公,就不再考虑,明确大厂。最后还明确了分工,何晓之负责刷题、刷项目,春招投简历继续由妈妈负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