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8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春晚 | 字体: 小 中 大
无论身在何地,除夕夜看央视春晚可谓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纽带。
春晚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每年的春晚节目都与当年的社会热点、时代潮流紧密相连,成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春晚回忆过去、感受现在、展望未来,它如同年夜饭一样,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一年的期盼。
2025年1月28日晚,蛇年央视春晚“摆上餐桌”。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本届春晚有着浓浓的“文化味”。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黑悟空》爆火,再次吸引了全球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关注,相关元素也将出现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等为灵感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引发网友热议。
据透露,《栋梁》的视觉设计以梁思成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制作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与梁思成、林徽因的不解之缘,让常沙娜走上了传统文化复兴的道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承者。《栋梁》也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总台春晚聚焦于“中国建筑”,再一次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图片来源:央视2025年春晚
春晚作为全球华人(专题)共同的传统春节内容符号,多年来诞生了许多出圈的文化类舞蹈节目。
2005年春晚节目《千手观音》,由21位聋哑演员组成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邰丽华和她的队友们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舞出了完美结合和谐之美与人性之美的舞蹈,优雅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舞蹈 《千手观音》图片来源:央视网
2006年春晚节目,《岁寒三友——松、竹、梅》由谭元元、刘岩、杨丽萍表演,以松、竹、梅象征春节的承前启后,三位舞蹈家通过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三种植物的特质,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