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9 | 来源: 财经无忌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装修保养 | 字体: 小 中 大
除了消费民众善意、利用互联网情绪变现,如前文所述,其带货的产品本身,也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她还定向给老人兜售壮阳药、保健品,大多是三无产品甚至已经发霉,她打着“助农”旗号带货的枸杞,也被发现货不对板。
这基础上,相较于可以追根溯源的商业利益,刘雯捏造事实、传播谣言、激起舆论对立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才是真正难以估量的。
对于能挑拨情绪对立的新闻事件,她往往假装理性中立客观,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不断生产和传播企业不实信息。
通过发布抨击安徽电信、指责中国面包产业等内容,她站稳了自己“正义女神”的人设。道听途说加工各行各业的不实信息,则让她赢得了更多底层民众的信任,让人觉得她能够为自己说话,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但在刘雯的算盘中,并没有考虑过支持她的网友:其一次又一次炮轰大企业,通过表演和造谣获得名声、流量和财富,却没有为她代言的民众发过一分钱,这不矛盾吗?
分析一个人的善恶、一件事的对错,确实很难。但有时候,谁是镰刀,谁是韭菜,却一目了然——只需看谁获益就行了。表面上,刘雯赔了5万,背地里,却赚了不知多少个5万。再提一点,因为发布不实信息被法院判决道歉5日,其他被告都是不情不愿,刘雯却每天更新数条视频,一口气道歉了6天。
这究竟是为了圆那个“道歉30天、赔偿50万”的谎言,还是因为多道歉一日,不明真相的拥护者就多一个,带货金额就多一分呢?
履行法院判决,竟也变成了一门“割韭菜”生意。
3、“漂白”的劣质主播们,究竟害了谁?
社会的运转过程中,小到一个人、一家公司,大到一个行业、产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问题。
越是年轻的行业、产业,越是如此。不要说电商、外卖这些新兴赛道,就是被誉为下一代技术革命的人工智能,也是问题不断。
但有问题,不等于就要全盘否定,就像不能因为一辆新能源车故障,就取缔新能源行业;也不能因为刘雯一个人带的货有质量问题,就封杀直播电商。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要和社会共同进步。
面对问题,正确的方向是改善问题,很多人都在努力去做这件事。
比如同样是博主推动企业改变,曾有一位流行病学研究生测评了18款饮料,分析为何“无糖”乳茶喝了也会胖。当时,这件事同样引起了巨大关注,因为过程和结论经得起推敲,涉事企业元气森林心服口服,直接修改了“0蔗糖”的宣传语。
相比之下,刘雯的恶在哪里?在于她用专业可信的外表,说着似是而非的谎言,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做着欺民害民的事。
当出发点变成牟利的时候,网红们所做的一切都看起来别有用心。
比如她口口声声宣传的“19岁女骑手下跪”、“顾客支付41元配送费,到骑手只有3块5”,这些现象全都无法解决,因为压根就不存在,都是蓄意编造的谣言。
经过各方查实,41元配送费的那一单里,骑手收到了38.6元。
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流程里,刘雯们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反而一直在不停添堵。
因为,对刘雯们来说,真相并不重要,能够煽动网友们的情绪,进而变现才更重要。
这些层出不穷的阴谋论、网络暴力、谣言,只是他们赚钱的工具,当各方忙着辟谣的时候,靠着流量赚的盆满钵满的刘雯们,早已经着手准备制造下一个“爆款谣言”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