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31 | 来源: 打工人的后花园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字体: 小 中 大
真正从事产品工作后,林杰发现自己并不开心,工作状态紧张,远没有想象中享受。他意识到这个岗位或许不适合自己,于是再次选择离开。不过,这次他决定先不找工作,而是思考自己真正适合和热爱的事情,他想先寻找内心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涉猎哲学、人物传记、经济学、物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弥补之前通识教育的不足,同时探寻自己可以依靠的东西。
从《道德经》中,林杰获得了启发,他觉得自己之前贪念太多,应该向内寻求。他还构建了一个自我探索的框架,从 “修炼内心” 和 “探索实践” 两方面入手,追求内心的自洽。
后来,他终于如愿在北京一家教育公司又重新做起了一名产品经理,而且顺利转正,可做了一年多,随着年龄逐渐接近 35 岁这个职场 “坎儿”,他在北京生活的焦虑感越来越强。出身农家的他深知,自己很难在北京买房定居,即便凑齐首付,也不想一辈子背负房贷。而且一旦遭遇裁员,生活压力会成倍增加。加之当下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天赋,他萌生出离开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想法。
03 从闯荡北京到去云南开民宿,找到理想事业
离开北京,又能去哪里呢?林杰既不愿意回湖南衡阳南岳附近的老家小县城,也不想回到市里,因为那里有熟人关系。像长沙这样的网红城市,他也不感兴趣。于是,他开始思考大城市和老家之外的 “第三种” 空间的可能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在北京游玩的朋友,得知云南大理有人在探索新教育、社区,还有人发展主业工作外的第二职业。这些与当下主流叙事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觉得十分 “性感”,他对大理充满了向往,决定去那里寻找自己的 “第三空间”。
(1)融入大理,开启民宿创业
2023 年年初,林杰离开北京,前往大理。在大理,他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和北上广的职场年轻人状态截然不同,充满人文主义生活气息,大家更关注自我探索和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他刚去时住在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就像升级版“一个书店”,有公共空间,年轻人可以停下脚步,把休息当作理所当然的事。社区里还有很多活动,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大家可以在这里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为了让生活更有意义,社区会组织义务助学等没有经济收益但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也会一起开展一些共创盈利的项目。
林杰热情地参与其中,从普通住户逐渐成为志愿者,最后成为合伙人,参与社区的经营和日常事务,比如院子装修、接待住户等。
经过半年多的社区生活,他游遍了云南的山川河流、大街小巷,确定自己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
2023 年年底,他打算在洱海边建立属于自己的社区。经过考察,他在大理市洱海西边湾桥镇云峰村租了一个带院子的两层农舍,开启创业计划。他将这个社区命名为 “旷野青年实验室”。虽然他不太愿意把这里归类为民宿,但很长一段时间,盈利还是要靠房费,这也是经营的基础。
(2)初期投入与盈利
前期房租和装修花费了近 20 万,这些钱都是他的积蓄。他认为创业不应向亲朋好友借钱,这是自己的独立探索,要排除干扰,才能保证 “实验” 结果不受影响。由于积蓄有限,容错空间小,吸引客人入住、快速回本盈利并实现持续造血,成了他面临的首要问题。
好在通过公众号分享自己的计划和愿景后,吸引了一些读者的关注。他们向林杰询问大理的生活细节,这些读者就像曾经在职场中寻求突破的他。作为 “旷野青年实验室” 的首位 “实验者”,林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随后,陆续有人前来入住,他们在朋友圈的口碑传播,又吸引了更多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