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2 | 来源: 女儿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其实,生活中不少孩子都有类似的毛病。
不看场合,不分说话对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和社交礼仪,一开口就让旁人如鲠在喉。
还记得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4》中的任若阳吗?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有沟通障碍的“预制儿童”长大后的样子。
作为清华大学的硕士,任若阳的学历很有优势。
然而,在实习中,他的表现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一次,他和队友接到了一项任务,要求做一个关于小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项目策划书。
于是,任若阳就突发奇想:“要在附近设计一个超大的厕所中心,吸引周围居民过来。”
却完全忽略了任务要求上明确写着的“不需要设计方案”。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队友如何沟通、劝阻,任若阳都好像听不进去一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通宵做出了方案。
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花费了大量的心力,得罪了队友,还被评为了最后一名。
不仅如此,因为不善言辞,不懂社交礼仪,连嘉宾都忍不住担忧任若阳之前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会在存在竞争关系的小组正在私下讨论时,突然闯入,搞得大家一脸尴尬;
还会在同事忙着工作时,硬拉着别人闲聊,讨论自己普通话是否标准。
正验证了那句话,再优秀的人,也会毁于不会说话。
要知道,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毕竟,一个不善交际,在人际关系中屡屡碰壁的孩子,就算学习成绩优异,手握着名校毕业证,也无法保证就能过好这一生。
3
“预制儿童”的可怕,也远不仅仅是缺乏沟通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么简单。
因为一直被教育“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除此之外,都是父母在包容、照顾他们。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形成了深深的“我本位”思想,习惯性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丝毫不会去在意别人的感受。
作家刘小念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虽然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对他却很是溺爱。
从小到大,孩子吃的食物基本都是进口的;
放学的时候,孩子大手一挥请同学喝奶茶,回家父母后就会给他报销;
办一个生日宴,随随便便花掉好几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