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5 | 来源: 文娱春秋Plus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饺子,是2009年前后,在国内最先独立全流程做动画短片的导演之一。
2008年饺子独立制作了反战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片中的镜像对战,在“哪吒”系列里,演化成了哪吒与敖丙的红蓝CP,《哪吒之魔童闹海》里也藏有一句“打个大西瓜”的台词;
2009年,《雄狮少年》系列导演“包子”孙海鹏也全流程独立制作出了动作类动画短片《包强大战寿司人》,片中致敬李小龙,有大量武打动作,在《雄狮少年2》中,孙海鹏再度让阿娟站上擂台,用中国功夫赢下比赛;
2009年12月,李阳也奉出独立制作的动画《李献计历险记》,后与郭帆合拍成同名真人电影;
2010年毛启超也独立做出了短片《佳人》,虽不如以上几部精美,也得到认可。2024年12月,光线出品了毛启超自编自导的《小倩》,画面仍以古典美学为底蕴。
几位有全流程能力的导演,在电影项目中,能统一审核,高效把控环节。但饺子的“哪吒”系列,仍是一个极端个例。
例如,2024年12月14日上映的《雄狮少年2》在业内备受期待,其武术设计和美术场景水准都很高。传闻其制作与宣发总预算超过2亿元,但截至目前,票房仅突破8000万元。
就制作难度来,“哪吒2”的难度肯定高一些,两部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差距不大,业内人士说,从画面品质看,“能做‘雄狮’的公司就能做‘哪吒’,而且两部电影的外包很多是同一公司。”
《哪吒2》的故事更加迎合市场,但片中宏大的特效场面,并非反映中国特效行业的技术瓶颈。
而大部分动画电影项目都很“卡”。一位动画制片告诉「文娱春秋」,目前手上跟进的两个动画电影项目都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每次开会想推进流程都“卡壳”。其中一部的导演前后换了十几位编剧合作,甚至淘汰了一位拿过金马奖的编剧;另一项目由于两名导演意见不统一,也在美术风格反馈上“卡”了一年多。
一家动画电影发行公司的制片告诉「文娱春秋」,他们目前遇到“动画电影行业整合周期太短”的难题——不知道为什么给的宣发周期只有一两周的时间,导致无法做点映、整个宣发流程也很慌乱,很难达到预期票房。也导致了电影上映三个月后,宣发人员项目工资还是欠薪状态。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哪吒2》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同行的衬托,因为近年来,大导演交出的特效大片,成绩多不尽如人意。
|特效大片频繁失手背后
2024年上半年能称得上视效大片的只有《哥斯拉大战金刚2》,票房9.56亿,在2024年进口片里排第一。进入下半年,唐季礼导演的《神话》续篇《传说》,乌尔善的《异人之下》,陆川的《749局》陆续登场。
《传说》里的AI成龙换脸特效制作方是深圳有元人文化科技使用3D+AI技术,尽管“有元人”自称是内地唯二能实现大银幕AI换脸的公司,但做出的AI成龙面部表情僵硬,未获得市场的认可。最终《传说》内地票房8000万,比十年前《神话》还少了1600万。
乌尔善的《异人之下》改编、选角失败,同时创飞原着党和路人,视效堪称“光污染”,被还原较高的剧版秒杀。一名业内人士向「文娱春秋」透露,本来《异人之下》想赚点票房去贴补《封神》后续制作费,结果传闻的2亿预算,票房仅1.19亿,分到出品方手里只有不到4000万,巨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