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6 | 來源: 鳳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聯合國專家團向安理會提交的剛果(金)問題中期報告。
除了礦產資源,剛果(金)這個農業欠發達、糧食無法自給的國家還擁有大量尚未充分開墾的農田,壹旦加以利用,有望為該國乃至整個非洲供應糧食。通過獲取自然資源賺得盆滿缽滿,為反政府武裝提供經濟來源,為缺乏謀生機會的民眾提供生計,引發血腥爭奪也就不足為怪了。
地區和平進程依舊艱難
單方面宣布停火時,“M23運動”占領了戈馬和北基伍省眾多要地,而且攻勢蔓延至南基伍省。按照“剛果河聯盟”的說法,所謂的停火是不再攻占更多領土,而停留在現有的進軍位置和已占地區。
但剛政府對此並不滿意,剛果(金)國務部長兼外長泰蕾茲·卡伊寬巴·瓦格納告知南非媒體:“我們需要切實的行動,即有證據表明這不是表面上的修修補補。”
瓦格納指出,如果“M23運動”想要重建人道主義援助通道,首先要將戈馬“去軍事化”,即立即撤離戈馬。瓦格納還指責對方切斷了戈馬的水電供應和所有進出該市的道路。
由此可見,交戰雙方尚不具備達成停火協議的基本前提,更何況盧政府態度曖昧,而且堅持要讓“M23運動”參與談判——後者早在2022年5月就被剛政府定性為“恐怖組織”。
誠然,戰場局勢和國際社會的壓力可能導致雙方做出讓步,開啟談判甚至達成協議,但從歷史經驗來看,剛東部地區沖突的種子難以根除,推動和平進程、實現長治久安的希望依舊渺茫。
就剛果(金)國內因素而言,該國國家能力薄弱、治理水平低下,決定了其政府既不能合法壟斷國家暴力,也不能消除威脅安全與秩序的“窮根”。進入後蒙博托時代,該國經歷了兩次大戰塗炭和持續的內部沖突,既沒有在政治上建立足夠強力有為、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有效治理的政府,也沒能在經濟上走出最不發達國家的困境。國家能力的虛弱,放大了歷史遺留的族群矛盾問題,以及客觀上不利的自然環境和地緣位置問題。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剛果(金)是全世界最貧困的伍個國家之壹,2024年全國73.5%的民眾每日可支配收入不足2.15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六分之壹的赤貧人口出自該國。在此情況下,該國伍歲以下兒童中發育遲緩者占42%,年輕人失業問題嚴峻,尤其東部地區。
年輕人找不到謀生機會,自然給了各路反政府武裝“招募兵源”的可乘之機。反過來,當地民眾被迫“自衛自救”、加入反政府武裝,以燒殺搶掠為生,又導致安全局勢惡化,降低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更削弱了經濟發展的內在引擎和外部助力。用壹些國際學者的話說,該國東部地區實行的是“全軍事化經濟”。
既然暴力沖突客觀上成為經濟運行的手段,那麼除非有巨大的經濟紅利,該地區很難有足夠的動力放棄武力。經濟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加上東部地區山地與大湖交織,該國東西向的陸路交通極為不便。多數從金沙薩鋪開的公路都無法抵達東部各省,政府想在當地建立有效統治,難度可想而知。
而外部因素對安全局勢的影響或許更大,起到關鍵作用的無疑是盧旺達、烏幹達等鄰國。聯合國的多項調查指出,僅本輪攻勢的發起者,除了擁有6000多人的“M23運動”武裝,也離不開盧旺達和烏幹達的暗中支持。剛果(金)國內普遍將兩國視為沖突背後的“黑手”,憤怒的民眾為此發起街頭抗議,要求政府對此采取有力行動。
不可否認,盧旺達和烏幹達幹預剛果(金)內政早有歷史。美國國防部智庫非洲戰略研究中心(ACSS)指出,盧旺達雖然人口只有剛果(金)的拾分之壹,但如果能利用族群矛盾打開切口、介入剛東部問題,就能對全球法語人口最多的國家乃至整個地區九國施加影響,獲得與自身體量不成比例的地位與作用。
更何況,如今剛東部境內的胡圖族群體和武裝關乎盧政府的政權安危,亂中占有的礦產資源更帶來了額外的經濟紅利,讓盧旺達很難改變現狀。即便迫於國際壓力乃至制裁而促成表面和平,該地區的利益攸關國也不會輕易放棄上述“抓手”,而是在未來某個時間以其他形式采取行動、讓剛東部問題再度發酵。
在不缺乏地區熱點沖突的當下,中非地區愈演愈烈的暴力沖突容易被忽視。然而剛東部地區的安全困境積弊已久、道阻且艱,更對全球安全和供應鏈穩定具有深遠影響。轟轟烈烈的壹周“戈馬攻勢”總算給國際社會提了壹個醒,可化解當前危局、遏止人道主義災難的考驗愈發嚴峻。當聯合國維和行動變得不受歡迎,解決問題的鑰匙又將在何人手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