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7 | 來源: 上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毛澤東 | 字體: 小 中 大
在1927年蔣中正轉而反共後不久,周恩來前往莫斯科,獲得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接見。六個月後,他回到上海,主管中共的情報工作。等到周恩來抵達江西時,中共已在當地建立起脆弱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而他也已是黨內高層。正是在江西,他與毛澤東展開長達數拾年、往往關系緊張的交誼。
盡管兩人最初關系緊張(主要是因為毛澤東懷疑,周恩來與其他不滿自己傲慢和野心的共產黨領袖合謀),但隨後兩人在紅軍為躲避國民黨軍隊而進行的傳奇“長征”中成為盟友。周恩來在1934年12月壹次重要會議上,對先前在江西權力斗爭中落敗失勢的毛澤東表示支持。周恩來的謀略使得毛澤東得以重新擠身中共的領導班子。
周恩來在毛澤東掌權過程中所發揮了關鍵作用,卻未因此收獲任何感激之情。相反,在接下來的肆拾年裡,毛澤東幾乎沒有錯過任何機會,不斷提醒周恩來屈居於自己之下,並把他當成是忠誠而內疚的手下。毛澤東最愛用來控制對手的方式,是強迫對方進行“自我批評”,公開承認他們對共產黨犯下的“錯誤和罪行”。周恩來第壹次遭受這種心理折磨是在1943年11月,當時他在延安,也是共產黨在中國西北部偏遠的根據地。為了鞏固權力,毛澤東發起了所謂的“整風運動”,這是壹系列政治清洗運動中的第壹波,目的是恐嚇革命領袖同僚,消滅那些被他視為是潛在威脅的人。
周恩來因為享有高知名度,而成為毛澤東理想的獵巫目標。周恩來曾被迫自貶,在政治局連續伍天自曝從江西時期起犯下的“罪行和錯誤”,羞辱意味拾足。毋庸置疑,周恩來的“自白”記錄都被中共和毛澤東保留下來,做為必要時拿來對付他的籌碼。
裴敏欣(Minxin Pei),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最新著作是《哨兵國家:監視與中國獨裁政權的生存》(The Sentinel State: Surveillance and the Survival of Dictatorship in China,暫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