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07 | 来源: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关税 | 字体: 小 中 大
万先生表示,其实说到底特朗普要求晶片厂到美国设厂,甚至课税政策应该不大可行,而台厂对这些都心知肚明。他以特朗普最关注的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为例子,其实台积电自己不生产产品,而是帮忙代工,那么特朗普说要课100%的晶片税,到底是课到台积电还是台积电的客户。
他说:“课100%台积电晶片的税,就等于要课苹果的税,甚至是课全世界税,因为世界对台积电是刚性需求,而台积电的客户遍布全球,如果苹果请台积电代工的A18 Pro晶片是100美元,那加100%的税,就会到200美元一片,那么以后苹果手机就多100美元,就是这么简单。”
“有些公司搞不好还觉得去美国设厂的劳工跟其他成本太高,不如给你课税的成本还比较低,”万先生说。
智库台经院钱思敏则向BBC解释,台积电所生产的高阶晶片具有独特独占性,市场上还没有其他替代商品,因此对于高阶晶片出口来说,特朗普的关税作法不会影响到台积电,若有增加的关税预计将由客户吸收。
对于较低阶的成熟制程晶片来说,台厂可从其他国家的厂出货给美国来规避高关税。他说,“毕竟对台湾的高阶晶片课徵高关税,损失最大的会是美国使用台湾出口晶片的客户,包括美国的制造业者。”
万先生则告诉记者称,关税是白宫谈判施压的战略,目的是要台积电在美国原有的厂可以加大,譬如在亚利桑那州的厂区多盖一两个厂,投资可以从现有的680亿美元到千亿。
特朗普要的是这一点:“台积电下次董事会首次在美国招开,估计就是要针对这些事情做出初步决策,”万总理解释。
美国关税战能奏效吗?
华府智库资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全球创新政策副总裁艾泽尔(Stephen Ezell)在该基金会网站亦发文分析称,特朗普认为若将台湾半导体的关税提高到100%,台湾半导体厂将会转移至美国以避税。
但艾泽尔强调,制造半导体可能是当代人类进行的最复杂且最昂贵的工程,因为最先进的半导体厂建设成本至少需要300亿美元。
因此,在进行这项投资时,半导体制造商无法承担错误的风险,并会仔细评估多达500个因素——包括人才、税收、贸易和技术政策,以及监管、环境和劳动市场条件——才能做出决策,而这个过程需要数年时间。
台湾半导体分析师陆行之在个人脸书上表示,针对产地的课税问题,工程浩大,美国很难妥善处理。他举例指出,要将全球进口到美国的手机、电脑甚至伺服器系统中的晶片拆解,并证明台湾是最终的半导体制造产地,这项课税认证工程将耗费美方相当大的精力。
他说:“如果不再双重课税,那么半导体如果先在墨西哥组装成系统再进口美国,将会比较省税。生命总会找到出路,而台湾厂商更不怕困难,肯定会透过各种管道进行销售。”
艾泽尔则指出,其实特朗普根本不需要对外国晶片商开启关税战,因为美国在特朗普首次执政时便已成功规划台积电前往美国进行重大投资。
他提到,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650亿美元建设三个最先进设施的计划已经启动,14家台湾半导体投入材料制造商(例如化学品、气体等)也已在美国设立业务以支持这项投资计画。
关税战和科技战下的危机
从政治层面来看,台湾中研院院士、前台湾驻世贸(WTO)组织代表朱敬一日前在台湾成功大学的一场演讲中亦指出,美国的关税战不会持久,原因在于关税战是针对现有商品课税,会影响物价并造成美国自身的内伤,进而影响政治人物的选票及政治生命。
然而,科技战则是针对尚未出现的商品进行狙击,这样的战斗并不受选票的考量,因此美国将会持续进行,“可以玩很久。”
在评析台湾的处境时,朱敬一认为,台湾确实面临困难,但不一定需要跟随他人的步伐,也不必局限于棋手或者被动的角色。透过在高科技或AI产业链中的积极参与与规划,台湾仍然有机会改变局面。
面对危机,台湾经济部回应表示,台湾所代工的晶片属于半成品,而非最终产品,主要合作夥伴亦为美国企业(如苹果或辉达)。因此,台北将积极与华府沟通,以确保台美产业互利共荣。
台湾驻美代表俞大?也对媒体表示,台湾与美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合作关系良好,若每颗晶片以一美元计算,美商赚取3毛8,台商则获利1毛1。他强调台湾是可靠且理念相近的夥伴,“不是竞争者,我们会持续与美方沟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