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2-07 | News by: 新乡土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丁雅文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今年春节档星光熠熠,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一枝独秀,勇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后续也有望冲击90亿元+!影评中无数的“吒儿值得”,在众多影评中,“吒儿值得” 的呼声此起彼伏,这足以证明《哪吒 2》的火爆并非偶然或资本推动,而是凭借着角色本身的独特魅力、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及精良的制作,成为了一部实至名归、深受观众认可的佳作!在令人振奋的亮眼成绩背后,观众也了解到国漫兴起,多家中国动漫团队倾其所有通力合作的团结奋进;创作精良、帧帧艺术的导演在电影制作与作品打磨上的极致追求。除此之外,相信影片能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以高口碑快速破圈,也一定离不开作品内容本身的起承转合而生成的激励鼓舞力量。饺子导演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
哪吒2的剧本成功之处在于坚持走人民路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人民认可的接地气好作品,最终才有被观众认可,被时间证明的底气。影片对三对主人公的亲情与代际关系处理的细腻入微,笔者也想就此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分歧和矛盾处理谈谈看法。
一、“吒儿值得”背后的父母恩情
相信看过影片的观众依旧会记得敖光敖丙的父子情,也会记得吒儿父母的儿时养育回忆,也会被申公豹的救父心切感动。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父母永远最最挂念的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的养育恩情比天高比海深,为了孩子能够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只求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快乐长大,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哪吒2中,最后敖光做出了父亲角色榜样,他尊重了儿子的选择,让敖丙自由远去,允许他放弃振兴龙族的使命,不顾一切反抗世俗,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而他依旧选择成为那个儿子身后那个坚不可摧的后盾,默默在深海关注儿子。是否敖光的保守想法就一定有错,敖丙和吒儿的冲破现实做法就一定正确其实不必做讨论。到底谁对?影片对于这一个问题给出的回答是,理解与尊重就是对的。敖光在最后说:
“我只是想用过往的经验为你谋幸福,但是,父辈的经验只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哪吒之魔童闹海》
(哪吒2宣传海报)
影视终究是虚构,不比现实。在实际的春节回乡期间,笔者在现实和网络上观察到年轻一代(18岁-30岁)和父母并不似影片一样。子代和父代会有冲突,还都不是小问题,主要涉及婚恋生育、走亲访友、职业选择等人生选择方面。老一辈儿认为吃亏是福,而年轻一代却要掀翻牌桌,我命由我不由天;老一辈儿认为年轻人回家来在父母身边找个安稳工作,结婚生子,完成“人生课题”,而年轻一代却对婚姻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独立看法。除了自媒体演绎有推波助澜的嫌疑,实际现实中年轻一代的“不听话”也确实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双方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甚至不顾“大过年的”气氛,激烈争吵后不欢而散。这种因为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不同形成的三观差异,让两代人在许多事情上都 “互相讲不通”,一旦聊起来就容易陷入 “争对错” 的怪圈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