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2 | 來源: 觀察者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谷歌 | 字體: 小 中 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在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DeepSeek推出的開放式推理大模型R1震驚世界後,美國谷歌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西方國家需要專注於構建開源AI模型,否則就有可能在這項尖端技術的全球競賽中輸給中國。
報道說,施密特日前在巴黎參加AI行動峰會時接受采訪指出,目前除了Meta的Llama以外,美國大部分頂級AI大語言模型都是閉源的,包括谷歌的Gemini、Anthropic的Claude和OpenAI的GPT-4。“如果我們不對此做些什麼,中國最終將成為開源領域的領導者,而世界其他國家將成為閉源國家。”施密特說。
開源大模型是指其模型權重和代碼對公眾開放,允許自由使用、修改和再訓練,而閉源大模型則由開發者嚴格控制,用戶只能通過API或特定平台訪問,無法直接獲取和調整底層模型。施密特告訴《金融時報》,如果西方國家不對開源技術進行投資,可能影響自身科研進展,因為許多高校負擔不起昂貴的閉源模型。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0日,施密特在巴黎AI行動峰會上 視覺中國
AI大模型的開閉源路徑之爭,壹直是業內激烈交鋒的話題。美國OpenAI公司早年的主要投資人之壹、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去年“杠上”OpenAI,指控之壹就是後者違背“初心”,為了營利將大模型閉源。
OpenAI方面反駁了馬斯克的說法,並公布證據稱,馬斯克此前也支持將OpenAI轉變為壹家營利性公司,只是因為他無法獲得控制權而退出。不過,對於開閉源孰優孰劣,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最近倒是承認,OpenAI的閉源策略站在了“歷史錯誤的壹邊”。
奧爾特曼表示,OpenAI員工正在討論開源的可能性,但補充說:“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種觀點,這也不是我們當前最優先考慮的事項。”奧爾特曼還稱贊DeepSeek的最新模型是“非常好的模型”。他說,盡管自己認為OpenAI未來仍將開發出更好的模型,但將無法像過去那樣保持那麼大的領先優勢。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1日,奧爾特曼在巴黎AI行動峰會期間於初創企業園區Station F參加活動 視覺中國
針對奧爾特曼這壹罕見表態,施密特則認為奧爾特曼“認錯”有點“太快”。在施密特看來,AI發展的未來在於將開源和閉源模型結合起來。他說,雖然美國通過像GPT-4這樣強大的AI模型在產業發展的第壹階段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歐洲有機會通過思考如何在技術之上建立“應用”,將AI應用於企業,獲得經濟收益。
“歐洲必須行動起來。”施密特說,“應用層的功能非常強大,它將使你們的歐洲更加高效。”-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