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2-13 | News by: 幕味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红楼梦》的故事拍过的太多,但这个50年代初香港“长城公司”的版本却是最为独特,它是一个颇有穿越风格的“时装版”——这个版本,可了不得,是1952年的票房冠军,赚了21.4万元的票房。
两年前林奕华也做了一版时装摩登版《红楼梦》,要论创意,老祖宗要从岳枫算起。
大家来看当年报载的的统计:
这个图中非常清晰地显示,当年香港票房十大影片,亲共的长城公司就占了六部,而龙马、大光明亦是左派公司;右派公司只有李祖永“永华”出品的《拜金的人》和张善琨“新华”出品的《月儿弯弯照九州》(陈云裳复出主演)。
那会儿香港左派电影可真厉害!
这当中,值得注意的是,《拜金的人》亦是由李丽华主演,既为亲共的公司拍片,又为亲台的公司效命,反映出她在政治态度上的模糊性和摇摆性,说白了就是“左右逢源”,红的钱黑的钱都赚,“革命斗志”很不坚定——这也是为什么,长城公司为何要在五十年代初另外培养新人(如夏梦、石慧、陈思思)的初衷,因为李丽华“靠不住”。
关于岳枫的《新红楼梦》,公司老板袁仰安在1950年9月的《长城画报》第2期专门撰文指出拍摄此片的目的:
把旧的《红楼梦》改编为《新红楼梦》电影剧本,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新的与旧的之间,所不同的,不仅是其中人物生活形态,衣着服饰,环境背景之“翻新”,同时又把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给予明朗的批判,把原着中潜在着的反封建意识积极地强调,镶(放)到现实时代中,给它新的估(评)价。
不光于此,《新红楼梦》当然也有些许的放映时局的意义:旧的统治王朝(国民政府),就像是《红楼梦》中大势已去的大观园,即将被时代潮流涤荡一清。
《新红楼梦》我曾经有机会买得一本当年的特刊,可惜价格高昂,一时犹豫手慢则无;影片就更是没有机会得见了——记得香港电影资深研究者罗卡先生告诉我,他大概在80年代还看过此片拷贝,当时还没有香港电影资料馆,后来不知道怎么地,可能是保存问题,香港连这个片子也找不到了。
所以,王家卫列出的这个片单,最大的遗憾也就莫过于此了。
彩蛋揭晓时刻
《新红楼梦》找到啦,仍然存在世间!
《新红楼梦》特刊我也在东南亚买到啦!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繁花不尽 有缘再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