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2-16 | News by: 循迹晓讲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 图为佛教护法神,管辖北俱芦洲的北方多闻天王雕塑
李靖的神化任务完成了,那他手中的玲珑宝塔又是哪来的呢?这个塔来自毗沙门天王,他还有个别名叫“多闻”,这个多闻天王你应该听过,就是南天门站岗的四大天王里的一个,北边的那个就叫多闻天王。这四个哥们总是一起进出,衣服也穿得一模一样,所以人们经常分不清他们。要区分他们,得看他们拿的道具,拿伞的那位就是多闻天王。
在唐代时,毗沙门天王的信仰非常流行,因为他既是战神又是财神,相传天宝元年,库车县被西域五国包围,形势危急。玄宗为了解围,请求名僧不空向毗沙门天王祈求援助。很快,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出现在城楼上,金甲神兵杀入敌军,还有金鼠咬断了敌人的弓弦,结果敌军惨败,唐军正要乘胜追击,毗沙门天王又告诫唐军穷寇莫追。
◇ 图为莫高窟毗沙门天王画像
这么一看毗沙门天王既捍卫了大唐主权和领土完整,又注重民族团结和谐共处,不光是军事技能过硬,政治水平也很高,于是唐玄宗规定全国各城楼西北角都要供奉毗沙门天王。军队中也有单独的神龛祭祀,这故事一听就属于是民间演绎,但是玄宗确实是拜这个天王,而且觉得自己得了保佑,所以才命令各地供这个,一来二去供奉毗沙门就成了惯例。
◇ 图为南宋,毗沙门天王画像
《水浒传》武松在牢城营的天王堂前,举起了四五十斤的石墩,林冲被发配沧州后,一个人在牢城营内看管天王堂,这里的天王堂供奉的就是毗沙门天王。在这多说一句,后来佛教文化从唐朝传到日本,日本佛教中也继承了“毗沙门天王是战神”的理论,战国名将上杉谦信自诩毗沙门天王转世,他的战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毘”字,就是“毗”的异体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