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0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在過去兩年,有超過拾萬人通過名為“高才”和“優才”的計劃來到香港,伴隨他們而來的是逾八萬名兒童。大批中國大陸的小孩成為“插班生”,使得他們在香港這個新的“戰場”展開競爭。https://t.co/knf9uiVGp0—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February 20, 2025
今年43歲的趙然從來沒想像過,自己會在香港博士班課上拿了個“F”(不合格)。
她曾是天津高考文科第伍名、985大學畢業,供職過天津市發改委,之後在北京創業生根——回看整個路徑,“就是學霸吧”,趙然靦腆承認。
但這位中國傳統競爭中的優勝者在香港教育面前“受挫”。趙然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學讀博士,其中壹門課因為不會寫“反思性論文”(reflection journal),被老師發郵件批評。她感到香港教育重思辨,而這種方式是她在中國大陸傳統應試模式“沒有經歷過的”,“挺有意思、蠻好的”。
趙然當天回家就和先生商量,覺得在北京的兒子或許可以轉個環境,來港體驗強思辨的教育。兩人花了壹周時間,就決定為孩子申請插班。
她在2024年4月開始申請,投了70所學校、去了13個筆試、2個面試。最忙的那段時間,他們每周往返北京香港,“(花了)估計叁肆萬(人民幣)肯定有”。6月初,14歲的兒子被東湧壹所直資中學錄取,每年學費伍萬八港幣。
圖像來源,provided,最忙的那段時間,趙然壹家每周都北京香港來回飛。
兩個多月就給兒子找到學校,但趙然回想起來,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們要是早來,他能選擇的學校就更好,”她感慨,“我們已經來晚了,那個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在香港,拿著工作、投資或學生等簽證的人,可以申請伴侶和未滿18歲的子女以受養人身份來港。2022年末港府開通“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取消“優才計劃”限額後,帶著孩子來插班的人急增——根據入境處向BBC提供的數據,2023和2024年,兩計劃合共逾11萬人獲批來港,他們成功申請了超過8萬名18歲以下受養人。這還不包括像趙然這樣通過念書帶小孩來香港的人士。
“簡直是壹個高峰。”香港麗澤中學校長李潔明說,因為學校靠近西九龍站,過去壹直都有中國大陸學生來港插班,每年接約100個查詢,但到2024年“平均每天都有壹兩個來問”。他也感到驚訝,“很誇張的,(漲了)肆倍有多。”
李凱茵曾任九龍真光中學家長校董及家長會主席。她在中文社交媒體小紅書上觀察到,隨著多人分享自身經驗,“多了人學會走這條路”,2024年暑假開始插班就變得困難。她還留意到,不少家長以“逃難”形容自己:“他們是在逃避內地教育的苦難,走來香港。”
“把別人給PK下去”
為了兒子插班,趙然做足准備。她把全港400多所中學拉到壹個Excel表格裡,仔細列好每壹所學校的地區、排名、插班申請的開放時間,還有相關網址——為了確保訊息准確,每叁天要更新壹次。
她做滿資料搜集、買好郵票,丈夫親自來港遞信。趙然說,過去大陸孩子赴港讀書是“壹個很平常的選擇”,“我們早就知道會有很多(插班),但是不知道會有這麼多!”
她記得,壹次和兒子去深水垏嵭学侩H裕霾儷≌韭耍疤炷蝦1倍加小薄K鄄歟嫉難蘢甯鋈菽30人的教室,“還有的是在禮堂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