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0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注文字,劉先生留意到,新來港的家長裡或多或少都會有壹些抑郁的情緒。
插班潮會持續嗎?
家長其中壹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續簽。2024年底,第壹批“高才通”申請人開始續簽。11月,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曾表示,受養人簽證與父母掛鈎,如果家長不獲續簽,子女亦無法留港繼續學業。
今年1月,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完成審批的“高才通”續簽數據不足,待日後公布;另根據入境處向BBC提供的數據,2023、2024年“優才計劃”續簽申請合共3664宗,1宗被拒絕——該數字僅代表完成審批的個案。
李凱茵說,人才計劃的家長能否續簽,是插班潮會否延續下去的關鍵。
她留意到,不少來港的中國大陸人才大多轉往保險業。局長孫玉菡曾提到,續簽重點在於申請者工作有否帶來經濟效益,如果遇到懷疑個案,當局可能只批半年或壹年續簽。
李凱茵說,小紅書上很多人都是報喜不報憂,“沒有人講(續簽實況),後面就會繼續有人傻癡癡下來。”
今年2月,侯先生14歲的大女兒成功入讀港島南區的壹所Band2女校。目前,他先到香港租房照顧大女兒,太太則留在北京。他的簽證在2025年11月到期,找了壹圈工作,坦言還是“不太容易”。但對他來說,首要的還是替小女兒找到學校,壹家團聚。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注文字,教育局預計到2030年,香港本地小壹適齡人口將會減少叁成。
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後,教育界面對壹波退學潮。根據教育局每年公布的《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2021-2022壹個學年就流失了2.7萬名中小學生。當時有校長向BBC形容,學校正經歷“寒冬”。
陳狄安表示,英華書院也曾受移民潮影響,但大約壹年後,學生的數字已經回升,“有回流的學生、有可能是疫情以前到外讀書的學生,持有不同人才計劃(簽證)來的也有。”
但香港學齡人口近年不斷下跌的趨勢已拾分明顯。去年年底,教育局預計到2030年,香港小壹適齡人口將會減少叁成,僅余34,100名;中壹適齡人口亦會下跌兩成半,從2024年的68,300名,減至51, 500名。
中國大陸學生的來源長遠能否填補香港學生不足的問題?
陳狄安直言,“我相信是不行的。”他解釋,目前教育界擔心的縮班殺校情況,主要集中在小壹、中壹、中肆年級,“如果這些(插班)人不是進到比較關鍵的年級,其實沒有什麼幫助。”
麗澤中學校長李潔明目前也不確定,插班潮會否是壹個持續的現象。“會不會這壹兩年,有興趣的家長已經來了,繼續下去會否還有這個填補呢?我們不知道。”他也同意陳狄安的說法,如果插班的學生不是來讀中壹,確實幫助不了學校開班。
“入鄉隨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