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2-21 | News by: CC情报局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自然》杂志的数据表明,这10年间,发表的共5000多万篇文章中,有40,000篇左右(不到0.1%)被撤稿,这其中超过20,000篇的被撤稿的作者来自国内的大学、医院或者其他科研机构。
▎仅2023年一年,就有超1万篇论文被撤回。印度、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国的论文撤回率最高。
原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副教授、现回国做药物研发的药理学博士张洪涛,告诉《CC情报局》:论文造假以及撤回不是一个新问题。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连续10年居于世界第二位,与第一位的美国相差无几。到2021年5月,中国已经反超美国占据榜首。同时,中国SCI论文的质量与被引用情况也持续提高。
但这不代表所有的文章都是高质量的。这些被撤回的文章其实大多是国内医院或其他机构“非专业的科研人员”,因晋升职称的压力而出现的“造假现象”,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做这个事,只能花钱买。其他国家也存在程度不一的造假现象。只是没有中国医院的比例高而已。
为何撤稿多发生在医院与医学院?这些医生为何要从海外的“论文工厂”购买论文?是职称评定导致假论文盛行吗?
这家医院的101篇被撤论文全部来自同一个论文工厂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有120多年的建院历史。共设置床位4200张,年门急诊总量332.81万余人次。
这家地级市医院虽早在2017年就被举报论文造假,但其论文大规模造假被揭开,则是在2020年2月24日。
美国前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 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超过400多篇来自不同作者不同机构的论文,图片和标题等高度雷同,似乎都源于同一个“论文工厂”。而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中国的医院或者附属医学院。
这些论文发表时间约在2018-2020年。
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有101篇文章涉及造假,且几乎没有重复作者,涉及到儿科、心脏病学、心血管学、肾病学、血管外科等不同科室。而在伊丽莎白列出的六家涉及造假论文的较多的中国地方医院中,济宁同城居然有两家三甲医院上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有12篇论文造假。而到了2022年10月,涉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造假论文从101篇增至113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