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2-21 | News by: CC情报局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微生物学家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识别的论文中配的假照片。
伊丽莎白在这篇引发中国学术界地震的文章中认为,“……在中国医院,临床医生如果想要得到晋升,就需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而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付钱给一家论文工厂,他们能够提供全套服务:一篇英语研究论文,包含photoshop生成的虚假研究数据,发表在一份受人尊敬的同行评议期刊上,论文作者是你的名字。甚至,这些论文工厂能够解决提交论文的同行评审。”
这篇文章使济宁第一人民医院陷入“论文造假”风暴中。
从2021年9月到2022年1月,这家医院陆续发布10份通报,涉及107篇论文和107起学术不端事件,对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院内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免职等处理措施。
为应对医院中出现的大量虚假论文问题,国家卫健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医学科研诚信进行调查处理。
仅2021年度,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一共通报了17批,404起418篇医学科研不诚信论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当年从10月份至12月份,被连续通报4次。通报处罚结果包含相关论文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部分含并列第一作者等,涉及145人(包括一名原职员)。
一个地级市的医院,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论文撤稿与造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文天林告诉《CC情报局》:“晋升职称关于SCI论文要求已经普及到了地级市或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医疗行业要求高,就业竞争激烈,不少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的硕博士在一线城市不好找工作,就会去地级市的大医院,但和北上广一线城市大三甲医院比,这些地级市医院的医生总体来说英文水平、科研能力都可能略低一些,但单位职称晋升又有这方面的硬性要求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没有SCI文章可能就永远无法晋升,所以论文造假就成为必然手段。当然一线城市大三甲医院医生论文造假在不少医院也普遍存在,但比例相对要低不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