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3 | 來源: 每日資本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投資短劇產業本質上是對人類注意力分配權的爭奪。勝利者或許不是最會講故事的人,而是最懂人性弱點的算法巫師。
文/每日資本論
短劇成了搶手貨,香港豪門都開始重金下注。
2月上旬,部分媒體報道了,香港鄭氏家族第叁代接班人鄭志剛宣布聯手瑞士投資機構JAKOTA Capital,以1億美元注資進軍全球短劇產業。
這位曾執掌新世界集團的地產大亨,在辭去家族企業要職後,首次將商業觸角伸向文娛領域。這壹動作不僅引發資本市場對短劇賽道的重新審視,更讓壹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浮出水面:中國短劇是否正在迎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鄭志剛的轉型絕非偶然。作為哈佛大學東亞文學系畢業生,他始終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尋找平衡點。從創立融合藝術與商業的K11購物中心,到成立C資本投資數字藝術與元宇宙項目,文化產業的基因早已深植其商業版圖。此次選擇短劇賽道,也可以認為是其個人志趣的延續,更是對市場風向的精准捕捉。
是的,短劇在中國的爆發式增長已是不爭事實。根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首次超越電影票房總量。用戶規模突破5.76億,意味著每兩個中國網民中就有壹個是短劇消費者。這種以“單集2分鍾、總長100分鍾”為標志的碎片化內容形態,正在重塑全球娛樂產業的底層邏輯。
當然,鄭志剛的布局暴露了他全球化的野心。通過與JAKOTA Capital合作成立的紐約實體公司Duanju Corp,他試圖構建壹個橫跨東西方的短劇生態系統:將亞洲制作的短劇本土化後推向歐美,同時將西方內容反向輸入亞洲市場。這種“文化轉譯者”的角色定位,暗合了TikTok在全球短視頻領域的成功路徑。
不爭的事實是,中國短劇的商業模式堪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煉金術”。以《總裁的漂亮夫人》為例,這部由紐交所上市公司Mega Matrix出品的短劇,在北美市場創下月活超百萬、充值金額破百萬美元的紀錄。
其核心秘訣在於:通過算法精准捕捉用戶情緒點,在每集結尾設置強懸念,驅動觀眾為解鎖後續內容付費。這種“即時滿足+成癮機制”的組合,正在顛覆傳統影視的線性敘事邏輯。
請注意,千萬不要只想著短劇只在娛樂領域發力。更大的野心是——將利用人工智能驅動的虛擬人技術和好萊塢級特效,打造“下壹代沉浸式內容體驗”。這意味著短劇可能成為元宇宙入口的試驗場——當觀眾通過AR眼鏡觀看2分鍾短劇時,虛擬角色可以實時互動,甚至引導消費決策。這種“內容即服務”(Content as a Service)的進化,或將重新定義文化產品的商業價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