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3 | 來源: 每日資本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還有壹個核心問題則是,文化價值能否獲得主流認可?
盡管短劇在商業上大獲成功,但其“精神快餐”的標簽仍未撕去。鄭志剛曾表示,“短劇不應止於感官刺激,更要成為文化對話的載體。”這種理想主義能否照進現實,取決於從業者能否在算法效率與藝術表達之間找到平衡點。
最後要說的是,投資短劇產業本質上是對人類注意力分配權的爭奪。當Z世代的耐心值降至8秒,當短視頻吞噬了全球用戶日均2.5小時的時間,短劇用“極致碎片化+高強度刺激”重新發明了故事的講述方式。這場變革既可能孕育出超越Netflix的下壹代內容平台,也可能在資本催熟下淪為壹場虛火。
唯壹確定的是,內容產業的權力更迭從未如此迅猛。正如流媒體顛覆了電影院線,短劇正在用“分鍾級”的內容單元,重構廣大消費者對娛樂、文化甚至時間的認知。在這場戰爭中,勝利者或許不是最會講故事的人,而是最懂人性弱點的算法巫師。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若您覺得有價值,麻煩您點贊、轉發。祝財源滾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