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6 | 來源: 文娛春秋Plus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范冰冰 | 字體: 小 中 大
“范美麗”法人代表為宗燕,同時任范冰冰經紀公司美濤中藝法定代表人。此前,張傳美(范冰冰母親)、范冰冰曾分別持有美濤中藝大部分股權,後來,悉數改由宗燕代持——宗燕應為范冰冰親友,以前未有媒體報道,但在2021年後,幾乎成為范冰冰內地公司的代理人。
如今,FAN BEAUTY天貓旗艦店在售多款產品,包含面膜、眼膜、安瓶精華液、養護頭皮精華液等多個品類,客單價在39.9—1260元之間。389元的海葡萄凝水面膜(5盒裝)月銷超3萬,總銷量超過100萬,算下來,僅這款產品,就營收至少4個億。
2024年,Fan Beauty高調出海,入駐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並通過TikTok直播帶貨攻占海外市場。范冰冰親自錄制宣傳視頻,強調“分享壹切與美有關的事物”,其個人IP與品牌深度綁定,甚至被業界稱為“比頭部主播更瘋狂的商業擴張”。
到2023年,Fan Beauty年銷售額突破11億,如果考慮到品牌海外擴張、短視頻平台直播策略的影響,Fan Beauty2024年的營收應在15-20億元之間。
范冰冰,儼然成為美妝大亨。
昔日那個自詡“我就是豪門”的范爺,似乎又在資本市場上卷土重來。
然後,通過美妝的“新生”並非沒有瑕疵。2021年,范冰冰發了壹組實驗室照,穿著白大褂,手持試管,標題“研發日常”。網友質疑:“擺拍吧?”“她懂化學嗎?”她第贰天刪了照片,低調了半個月。
商業上,她轉型是成功的,卻也是功利的。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Fan Beauty品牌完全依靠她的名聲,高度依賴范冰冰個人IP——用過往的光環套現,欠缺了護城河。有業內人士評論:“她的面膜質量不錯,但和市面上的大牌比,沒什麼特別。賣的是‘范冰冰’叁個字。”
不像其他進入劣跡名單的藝人,演藝事業上,范冰冰也沒放棄。
她走出國門,嘗試在外圍突破。2023年,她也來到了柏林電影節,帶著自己的新作《綠夜》。
首映後,當被問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她頓了頓,回答:伍年沒戲拍,對於壹個喜歡拍戲的人來說,很殘酷。
《綠夜》不是票房大片,卻讓久違幕前的她,拿回了些許演員的尊嚴。影評人褒貶不壹,有人說她“用眼神演出了孤獨”,也有人覺得她“表演痕跡重”。但對她來說,這部片子是復出的敲門磚。
2022年,其實也有兩部范冰冰參演的好萊塢電影上映,壹部是《凡爾賽傳奇》,另壹部為《特工355》,但評價都極為壹般,甚至沒有引發什麼水花。而且,都是她偷逃稅丑聞發酵之前殺青的商業片。
2024年,范冰冰還主演了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地母》(預計今年可能上映),飾演壹個滿臉風霜的農民,剃了眉毛,曬黑皮膚,壹個劇組成員說:“她拍完壹場戲,坐在田邊休息,我差點沒認出她。”她也並和好萊塢硬漢型演員連姆·尼森合作拍攝了《冰路營救2:通天路》(預計2026年上映),以及主演了《喜福會》導演王穎執導新作《瘋癲老人日記》(預計2027年上映)。
未來,范冰冰計劃拍壹部日本文藝片,演壹個與公公糾纏的兒媳,禁忌之戀,改編自作家谷崎潤壹郎的小說。范冰冰的影視復出之路,顯而易見走國際化路線,這是不得不采取的策略,卻也會帶來某種突破。
2025年的柏林電影節上,作為評審之壹,范冰冰還被德國總理接見,盡管只是評審團們的壹個例行行程,卻成為國內不大不小的新聞。德國駐華大使館的官微,在發布柏林電影節的消息時,也特意注明評審團裡有“著名中國演員和制片人范冰冰”。可以說,排面拉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