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7 | 来源: 民国女子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02 缘何尴尬
每一次尴尬的相亲背后都有一对不能化解尴尬的男女。
方鸿渐不必说,刘小姐的问题是她既没有化解尴尬的幽默,也没有化解尴尬的自觉:她认为自己是相亲受害者。
刘小姐生下来的时候:“脸朝下,背朝上”,按照民间说法,这意味着姑娘要终老娘家。这种迷信说法今天当然一笑而已,当年刘家也未必多么认真。问题是这个说法一直在刘家相传。
母亲念念叨叨,兄弟不断打趣,嫁不掉一定是刘小姐童年的魔咒。
嫁不出去招人嫌,拼命想嫁出去又遭人嘲笑,家人的笑话中潜藏着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困境。
这种童年阴影很难说,就像你说不清姓名给予你多少暗示,但这可能影响了刘小姐日后和男生的交往。
刘小姐家境总该有个中等,哥哥刘东方一路求学,如今在三闾大学担任了外语系主任。妹妹也念到了大学。
她父母何时过逝,未曾交代,长兄如父,刘东方指点了妹妹的求学路。刘太太抱怨说:“当初为什么教妹妹进女子大学,假如进了男女同学的学校,婚事早解决了。”
男女同校自然与男孩子相识相爱机会多些,再不然,总多些和同龄男孩打交道的经验。
一同相亲的范小姐,出自男女同校的大学,相亲表现就非常完美,“范小姐像画了个无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围在里面,谈话密切得泼水不入”。她走路差点摔一跤扭了脚,手提袋不知何处去了,要不是方鸿渐过于狡猾,何愁没有与赵辛楣的独处机会。虽说范小姐没有成功,但尽了努力。就算有尴尬,那也是读者的事。
刘小姐呢,不多说话,需要汪太太问长问短,带动话题。不过,她并非瞧不上方鸿渐。高松年来后,方鸿渐讲他和赵辛楣下棋的趣事,范小姐固然调笑辛楣的孩子气,刘小姐请辛楣讲鸿渐输了棋的情状,算是积极配合了。
可惜汪太太这个媒人大出风头,吸引了男人的眼球。
“刘小姐冷落在一边,满肚子的气愤,恨汪太太,恨哥嫂,鄙视范小姐,懊悔自己今天的来,又上了当。”
幸亏她一眼看穿辛楣对汪太太的兴趣,有同样没被看上的范小姐陪着,心里才舒服些。
此后,她开始冷眼旁观范小姐作秀。
范小姐要走河底,摔跤尖叫戏份不断,刘小姐早过桥,不耐烦地等着他们。范小姐请方鸿渐刘小姐不必等,刘小姐鼻子里应一声。范小姐遗失了手提袋,方鸿渐佯装也丢了帽子非要去取。刘小姐的笑短得刺耳。
此处当配薛之谦歌词: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情节。
就算有了范小姐友情陪衬,刘小姐内心也不会好受。这在她与方鸿渐相亲之前就已注定,哥嫂通知她相亲,她说:“女人就那么贱!什么‘做媒’、‘介绍’,多好听!还不是市场卖鸡卖鸭似的,打扮了让男人去挑?不中他们的意,一顿饭之后,下文都没有,真丢人!”
这大概说的是昆明那次相亲失败的经历。
相亲的尴尬程度,其实取决于谁是被相看者。
古代“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钗子插冠中,谓之‘插钗子’;或不入意,则留一两端彩段与之押惊,则此亲不谐矣。”
《红楼梦》中薛蟠议亲,宝玉也叹息“这些人家的女儿也不知道造了什么罪了,叫人家好端端议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