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1 | 来源: 大纪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钟原评论文章:2月的最后一天,中共政治局照例开会讨论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的报道照搬了往年的一些套话,内容却从去年同期的四段变成了三段。最新的报道不但继续回避美国对中南海越来越强的压力,相关内容还进一步缩水,也折射出中共中央决策机制的缺失。
2025年的“目标任务”没有确定?
一年前的2024年2月29日,中共政治局也曾开会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当时会议的相关报道共四段话,第一段介绍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段总结上一年工作;第三和第四段两段话谈及新一年的工作。后两段应是最重要的内容,总计649字。
一年后的2月28日,中共政治局开会还是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会议的报道缩减为三段话,第一段介绍会议的主题仍是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段总结上一年工作;第三段谈及新一年的工作,仅329字。涉及新一年工作的内容正好缩减了一半。被缩减的是2025年应该具体实施的一些工作。
一年前会议报道的第四段,罗列了一些具体工作项目,包括财政政策要加力;货币政策要灵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教兴国;扩大国内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等,此外还有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等。
这些内容大都是老生常谈,有或没有,实际无关紧要。但比较之下,2025年的报道缺少了“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句话,应比较关键。这意味着,2025年两会前的政治局会议虽然照旧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但没有最终明确2025年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因此报道干脆去掉了一整段话。
最新政治局会议报道的第三段,与一年前的说法大同小异,主要是口号,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口号没有放在2025年的工作内容中。
2025年2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在两会前正式放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口号,而且没有明确提及2025年的“目标任务”,这很可能是因为政治局成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内容产生了严重分歧,特别是应该如何确定2025年的“目标任务”,恐怕众口一词、难以取得一致,最后只能暂时搁置,新华社的报道也就比往年少了一段。
2025年的工作部署也难产?
一年前的政治局会议报道第三段称,“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一提法和“中国式现代化”在2025年的工作内容中一起消失了。
数年之前,中国经济就告别了高速增长,中共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难以再随便冒高,中共高层不得已提出了“量的合理增长”,以掩盖近年来经济不断下滑的真相。2024年,中共把GDP增长指标定在了5%,已经是新低。虽然中共号称完成了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但老百姓的真实感受却相反,2024年中国经济应该并未增长,更可能继续在萎缩。
2025年的中共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需要确定新的经济指标,但两会前的政治局会议却不提2025年的“目标任务”,还不再提“量的合理增长”。政治局成员们对2025年的预期大概更加悲观,从政治局会议的报道看,似乎5%的数字也难保住了。
2025年的“目标任务”难产,相应的工作部署也随之难产。新华社的报道中勉强提及了四项具体工作,包括: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这四项内容大概是政治局成员都同意的。
第一项的宏观政策,2024下半年已经实施了,就是再次大举借债、搞大项目;2025年还要继续,意味着会进一步债台高筑。
第二项是年年都在说的扩大内需,至今也解决不了,因为老百姓在失业、收入在减少。
第三项的稳住楼市股市,是2024年底的中共经济会议上被正式提出的,但2025年能否真的做到,大多数人应该都觉得悬。即便楼市、股市不再下跌,也就是停止萎缩,却很难带来增长。
第四项防范风险和外部冲击,这应该是政治局成员们最没谱的。川普刚刚宣布针对中共未能有效控制芬太尼,新增了第二个10%额外对华关税,下一步还可能怎样,以及如何应对,政治局会议恐怕一筹莫展。
中共高层2024年曾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但在巨大的担忧之下,这一词汇没有出现在最新的政治局会议报道中,众人大概也觉得“新质生产力”没出路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