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01 | News by: 美国之音 | 有9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文章作者、英国神经科学家尼古拉斯·赖特(Nicholas Wright)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在电动汽车、无人机等科技制造业方面的实力是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要优势,例如电池、传感器方面。
“电动汽车正在成为车轮上的机器人,(中国)在制造无人机等领域也占据主导地位,”赖特说,“虽然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在电池、传感器等方面,中国非常擅长制造所有这些(技术),并且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他们可能不一定像一些西方竞争对手那样有能力,但能造出十个90分的机器人要好过只能造出一个(满分的)机器人。”他说。
技术尚未成熟?中国机器人量产可行性遭质疑
不过,尽管中国对人形机器人的宣传铺天盖地,但机器人目前在中国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目前还有各种争论。
英国神经科学家赖特说:“(机器人普及)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但我们不能肯定。它可能会以失败告终。这些机器人在实践中的能力可能比我们希望的要低得多……(普及)如何进行、进行的速度,还存在许多不同的可能。”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产业政策和中国基础设施问题专家陈凯新(Kyle Chan)陈凯新认为,有关中国机器人量产的宣传“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他说:“我对中国已经在推动大规模生产感到有点困惑。因为当技术还没有真正到位时,突然推出数千个这样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既不能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更不用说用在餐馆。这似乎有些浪费,也可能是受到误导。”
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一则视频显示,中国某地的农历新年的表演活动中,一个人形机器人“失控”冲向观众,被保安人员制止。
这可能显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可能远未成熟。不过,也有分析指出,画面中的机器人是因为在前行中受到围栏阻挡,在试图平衡身体是作出了看似向前冲的动作。
人形机器人技术为何重要?
虽然如此,具有人形的机器人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工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成熟程度也是一国人工智能实力的重要发展指标。
人形机器人基于人工智能,但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不同的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大大超越了平面的信息处理(文字、图像、影音等数据),而是直接影响人类的工业发展和日常生活。
赖特说,人形机器人是计算机和AI技术在现实世界创造“影响”的最新方式。他说:“这些影响可能是制造产品,它们可以在工厂中使用。影响可能是运输物品,也可能是在医院治疗病人、照顾老人、照顾孩子、遛狗、打扫房子,当然,它们也可以在战场上使用。”
更重要的是,人形机器人将可以“得心应手”地在人类环境中使用人类的工具,开发出技术实用的无限发展可能。赖特说:“(人形机器人)将能够在我们人类为自己建造的各种不同环境中运行。”
例如,人形机器人可以使用吸尘器等工具做家务;人形的机器“护士”能够直接使用为人类操作设计的医疗器械,照顾病人。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产业政策和中国基础设施问题专家陈凯新(Kyle Chan)说,人形机器人将给服务业带来革新。
他说:“人形机器人可能做的是,它们可能会将大部分服务行业自动化、甚至接管。到目前为止,这(服务业)是机器人还没触及的领域。”
机器人与AI技术相辅相成
另外,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成熟程度也是一国人工智能实力的重要发展指标,这一技术的使用也将同时带动AI技术的发展。
被AI研究领域所认同的“莫拉维克悖论”(Moravec's paradox)认为,让电脑从事常人认为最高阶的脑力任务(例如计算、推理、下棋),实际只需要非常少的计算能力,但要让机器作出人类那种“无意识”的直觉和行动能力则需要大量的AI计算能力。
赖特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关键在于,它们将能够直接从人类的动作中学习和发展其能力,这一“学习+应用”的发展前景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普及。
他解释说:“它们可以直接从我们人类身上学习,它们也会得到大量的新数据,这些新数据将促使它们学习,新的学习将意味着机器人更加有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