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2 | 来源: 路透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从昆明起飞64分钟之后突然从高空急速下降,在广西一处山谷坠毁,全体人员遇难。事故发生后,中国调查人员表示未发现任何故障,并对机组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了调查。
同年5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失事客机黑匣子数据指向有人蓄意操纵这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坠毁。
中国民航局则表示有关蓄意坠机的传言“严重误导了公众”、“干扰了事故调查工作”。
中国民航局本周表示,中国人大正在考虑对民航法规进行重大修改,包括采取措施防止传播有关航空安全的谣言。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 3 月 21 日三周年纪念日发布最终报告,或拟议的法律修订是否与东航坠机事件有关时,中国民航局没有回应。
国际民航组织没有对任何具体调查发表评论,仅仅表示发布报告可能会面临挑战,“特别是在涉及安全敏感性或政治考虑的案件中”。
报告不均衡专家指出,有些事故即使发布了调查报告,其中安全建议这一部分有时也会被忽视,或是调查结果存在争议。埃及近十年之前发生的两起空难事故就体现了这一点。
2016年,一架埃及航空804航班客机坠入地中海,造成66人死亡。八年之后最终调查报告才出炉,认定爆炸物可能是事故原因。
但是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处(BEA)则认为相关报告的精确度“存疑”,指出事故很可能是由驾驶舱起火引起的。
尽管如此,最终调查报告得以发布,并且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已经被视为背后外交机制取得的胜利。
相比之下,2015年发生在西奈半岛的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客机坠毁事件则不同。莫斯科方面指责事故是炸弹爆炸所致,但埃及方面质疑事件与恐怖主义有关联。最终该事故未发布调查报告,但是有关犯罪行为的怀疑报告已经提交给司法机构。
国际航空安全调查员委员会表示担心,受到“非法干扰”的事故并不能总是从安全角度进行调查。
该组织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存在刑事犯罪怀疑,民事调查也应该与警方调查并行。
下个月也是德国之翼副驾驶自杀式操纵飞机坠毁事件十周年,法国调查人员发布了一份报告,敦促加强对于机组人员心理健康的检查。
国际民航组织表示,致命空难事故发布调查报告的比率已经从1990年到2016年间的41%,上升到1990到2022年间的76%。尽管如此,该问题仍然值得人们关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