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2 | 来源: 联合早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股 | 字体: 小 中 大
这种唯财务数据马首是瞻的业务拓展思维,在美国许多上市企业内一直存在,且不时遭人诟病。近期的显著案例就有波音,它制造的客机频频出问题,一般认为就是因为高层管理人员长期以来更关心财务指标,以至于理应是公司核心岗位的工程师,在高层职位中的地位竟然下降了,并因此影响客机安全标准。
随着美股不断攀升,许多上市公司高层对于股价表现和财务报告,都看得比其他关乎业务和产品发展的信息更重要。为了确保股价维持在高位,公司可随时陷入管理学上所说的“柯达(Kodak)时刻”困境。对于当年柯达公司的没落,传统看法是归咎于未能发现即将到来的数码影像制作技术变革。但学界就指出,柯达其实自197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探索研究数码成像,是华尔街迫使公司要继续从摄像胶片业务中获利,无视消费者愈发明显地转向数码影像的趋势,毕竟公司高层很难向股东交代,决定舍弃当时还能提供厚利的原有产品业务,去投入还无法确认创收的新兴业务。
很显然,美国科技界对于DeepSeek的到来一度措手不及,不能单从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来看,而理应要探讨美国科技界高层,是否已经被持续上扬的股市冲昏了头,正逐渐步上类似于柯达和波音等品牌企业走向没落的后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