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03 | News by: 外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纽约新闻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56岁奥斯卡影帝一度脑出血中风还原当时病况:无法行走失忆20天奥斯卡典礼致敬加州山火消防员惊喜亮相舞台获全场起立鼓掌
片中拉斯洛的经历,和艾哲伦保迪自己的家庭背景有相同之处。他的妈妈是匈牙利人,1956年为了躲避匈牙利革命,她和父母一起逃离了布达佩斯,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另一方面,艾哲伦保迪也遗传了母亲的艺术基因。他妈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电影摄影师,曾为《乡村之声》(The Village Voice)等经典电影掌镜,在美国影坛颇有声望。
母亲的创造力和对电影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艾哲伦保迪的艺术观:
我是摄影师的儿子,唯一的儿子,所以我很小就成了她镜头前的焦点,镜头后面是一双艺术家的眼睛。
艾哲伦保迪说,蹒跚学步时,他就见证了妈妈通过镜头创造各种美丽影像,小时候家里到处都是菲林,浴室里挂着底片,黑房里定影剂的味道就等于妈妈的味道。
母亲记忆中的伤痕,被艾哲伦保迪移植在了角色拉斯洛身上——逃离战争,流离失所,在新的国家变成外国人,这些真实经历带来了独特生活视角。
流浪汉、大街上打老婆的酒鬼,甚至流浪猫,妈妈对处于困境中的事物特别敏感。
在《粗犷派建筑师》中,移民的敏感和愤怒被更多投射到了拉斯洛妻子身上,拉斯洛自身则显得更保守。艾哲伦保迪解释说,伤痕累累的人们将愤怒和暴力视作一种自我保护,而拉斯洛则会利用这种愤怒,将其融入到作品中,让它超越人而存在,这是艺术家的行事方法。
万物之道不言自明,还有比立方体本身的结构更能阐述立方体的定义的存在吗?
视频前半部份,拉斯洛这段讲述,就是这一立意的点题表达。战争爆发了,伟大的建筑活下来了,在城市里巍然不动。
当欧洲的可怕回忆不再让我们感到羞耻,我渴望看到这些建筑成为一种政治激励,激发出那些在民族命运周期中,反反覆覆的社会剧变……我可以预见,人类愤怒和恐惧的众生相。这可笑的洪流也许会不断起伏翻涌,但我的建筑会在动荡中屹立不倒,抵御住多瑙河岸边的侵蚀。
可惜在梳化对面的美国富豪眼中,这样的超凡野心只是攫取利益和政治资源的边角料罢了。
外来人的沉默和口音
和艾哲伦保迪年轻时打响名号的《钢琴战曲》一样,《粗犷派建筑师》再次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年代。
《钢琴战曲》(The Pianist)剧照
《钢琴战曲》(The Pianist)剧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